“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号令。
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场上,有这样一个群体,格外引人注目,身在部队,他们是热血青年,保家卫国守国门、守边戍疆终不悔;回到地方,他们是带头“大哥”,脱下军装换工装、报效祖国心不改。活跃在最基层的“兵支书”们,如何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切实当好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真正打通服务地方、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需不忘“兵之初”,当好“兵支书”,用老兵情怀,显忠诚担当,展军人风采。
永葆“兵之情”。应征入伍、部队服役,从军之初,军人们就怀着一颗拳拳报国心、悠悠报国志,扎根边疆、投身国防,用热血和青春,驻守驻地、保卫祖国,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转业回乡,投身地方,退役之时,“兵支书”务必要始终牢记为民初心、肩负发展使命,用忠诚为民的情怀和担当,治理乡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激发“兵之智”。常言道“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部队,“兵支书”们政治素质高、作风纪律过硬、善打硬仗;到地方,“兵支书”们有人脉、有胆识、有干劲,欠缺的只是如何用部队之所学解地方之所忧。因此,更需要他们发扬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学好脱贫致富、就业创业、基层社会治理等新政策,掌握新形势、适应新需求,通过实践锤炼和经验历练,自我提高、激发干劲、发挥才智。
展现“兵之勇”。“狭路相逢勇者胜”,“夫战,勇气也”,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奔康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起步之年,特别是经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合村并组改革后,地域面积增大、工作标准变高,对“兵支书”们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是困难关头,“兵支书”们越要发扬“亮剑”精神,率先垂范、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振兴乡村。
脱贫奔康胜利在望、高质量发展使命在肩,农村广袤天地、基层大有作为,希望“兵支书”们能不忘“兵之初”,守护“心之初”,保持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工作举措,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杆、“严于律己、一身正气”的表率,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