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基层减负成“蝜蝂传”

贵州省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党工委政治部 洪荣培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据柳宗元的《蝜蝂传》描述,蝜蝂因背部不光滑,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所以爱往自己背上堆东西,常常被压倒爬不起来。有人看它可怜,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只要能继续爬行,蝜蝂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最终背着沉重的负担向高处爬时,耗尽心力跌落,一命呜呼。蝜蝂,本讽刺贪得无厌的人。再读《蝜蝂传》,联系起有的地方基层“减负”变“增负”现象,不正是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吗?
要坚持给好犁的“牛”减负。在不少单位和部门,有一种“怪像”,就是听话的老实人总有干不完的事,不愿做事的人成天没事情干。老实人遇事不推诿、办事不拖沓,工作能够高标准、严要求,追求精益求精,因而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安排工作时,往往不考虑岗位分工,把大部分工作安排给听话的老实人,加重老实人工作负担不说,也助长了歪风邪气。应当看到,不少老实人自加压力、埋头工作,“白加黑”“5+2”是家常便饭,要转变“好犁的牛盯着犁”的观念,主动关心关爱老实人,从任务、心理等各方面为老实人减压,不能美名其曰“加压锻炼”,让老实人干不完的事,不堪重负成为“蝜蝂”。
要坚持给文山会海“瘦身”。“为政以公,行胜于言”,跨过“文山会海”,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尽管,很多地方方已充分意识到“文山会海”的危害性,制定措施严厉整治“文山会海”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树倒根存,“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弹回潮现象仍时有发生。比如,近日就有媒体报道称,一个地处“三区三州”的未摘帽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共计参加了71次视频会议,会议之外还要抽出时间接受一些省直部门督战队的访谈交流,忙得团团转。在一些地方,隐形变异的“文山会海”问题悄然而生,通过QQ群、微信群下发白头或便签,发文明减实不减。“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基层很可能被苛责“上下一般粗”,不如此又很可能会被苛责“未对标对表”。因此,坚持给“文山会海”瘦身,必须自上而下,坚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持之以恒解决“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门”的问题,严防反弹回潮成为“蝜蝂”。
要坚持给基层下沉资源。基层作为各项政策情况承接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是职责和使命所系。“减负”不等于减责任、减担当、减作为。因此,基层减负既要在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上做“加法”,让每一名干部都切实负起责任来,尽心尽责地干工作,共同推动形成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基层减负还要在资源下沉上做“加法”,让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物办事。基层是承担具体事务最多最繁杂的一级,而同时也是财政最薄弱、人手最不足的一级,不能只给指令、政策,一味要求基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尤其是项目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基层的实际,对财力相对薄弱的要合理倾斜资金等资源,不能“一刀切”要求层层匹配,导致基层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陷入财政“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0-6-28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