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让流动党员异地“安家”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委组织部 谷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伴随着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流动党员动态管理难、党费收缴难、参加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让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要让流动党员“有家”。针对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着力构建“流出地+区域+行业”党组织网格,建立起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三方联动”组织体系。一是建立流出地党组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组建驻地流动党员服务队,接受驻地流动党员党组织和乡镇(街道)党(工)委双重领导。二是建立区域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流入较多的地区,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根据流动党员居住情况、集中程度,建立若干个区域党支部,确保流入地流动党员全覆盖。三是建立行业党组织。根据流动党员职业特点、实际需求及关注点,探索在安保、酒店、建材、餐饮等从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建立党组织。同时,引导流动党员打破组织隶属、区域和行业界限,归属到不同的功能型党组织,就近就便就需参加组织生活,真正解决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方便的问题。

  二要让流动党员“回家”。针对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感召力不强的问题,坚持从严管理与激励引导相结合,切实引导流动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是政治上关心。扎实开展“节庆教育”,组织返乡流动党员集中开展教育活动;创新开展“邮寄教育”,将流出地骨干党员确定为联络员,负责把党课教材、党报党刊以及教学影片等资料寄发给外出党员,不断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就业上关注。定期梳理流动党员在创业就业和法律法规需求集中问题,积极协调人事、劳动、信访、司法等部门,组织举办劳动技能、劳动法、合同法等培训班,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就业能力与维权意识。三是生活上关怀。健全走访慰问机制,对就业困难、收入较低的流动党员,及时纳入困难党员管理台账,作为“七一”“春节”等慰问对象,按规定减免党费,帮助争取申请社会保障、救助政策,切实将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位流动党员。

  三要让流动党员“恋家”。针对流动党员职业、居住、生活上的差异,搭建“线下”“线上”两个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联动式服务体系。一方面在“线下”用力。鼓励有条件的驻外机构,设立法律服务站、人才联络站等服务机构,提供法律援助、创业指导等多项服务,为流动党员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心贴心服务。按照“易于集中、方便灵活、多重有效”原则,分层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点,打造电子印鉴服务平台,形成上下联动的三级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在“线上”发力。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发“流动党员之家”网站、手机APP,聚焦教育、民政、医疗等需求最多的服务事项,精心设置“我的办事”“我的关注”“我的服务”等功能模块,实现户籍办理、学籍建立、医疗保险等服务事项“一网办理”,通过指尖上的服务力求实现“跑一次腿或不跑腿”。

  四要让流动党员“顾家”。针对流动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创新开展“四项行动”,帮助外出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一是创新开展“我为岗位添动力”行动。围绕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立足岗位创新争优“三大主题”,分别研制“流动党员基本规范”,引导流动党员在本职岗位上比学习、比贡献。二是创新开展“我为家乡绘蓝图”行动。持续举办“流动党员家乡行”活动,鼓励并支持流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三是创新开展“流动党员返乡创业”行动。重点引导流动党员中的成功人士、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四是创新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行动。健全农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体系,鼓励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流动党员回村任职,并利用“科技小院”“田间课堂”等载体,开展菜单式、“一对一”培训。
发布人:12371网友ygl6j5 发布时间:2020-6-29 09:53 收藏 阅读人次:2341

初审:繁星星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