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愿我们都能拥有“书香盈袖”的美好人生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委组织部 付金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最近,一位东莞的农民工大叔在图书馆留言簿上的话语着实赚足了我们的眼泪。“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简单的文字,朴素的言语,离别的酸楚,真情的告白,击中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放大了感动的灵敏度。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叔所在工厂无工可做,只能返回家乡另寻出路,他心里最难以割舍的是与他相伴多年的图书馆和那张借书证。

  大叔仅有小学文化,但是有着对书最深刻的理解,“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阅内揽外,莫不知读书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读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谈读书经历,推荐书单。当然,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还需要从个人、社会和政府三方发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我们都能拥有“书香盈袖”的美好人生。

  每个人心里都要有“一盏明灯”,让人生更有亮度。“书籍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明灯”,在读书条件简单、书籍资源短缺的古代有着“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至今仍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当下疫情防控期间,也有部分网络覆盖不全的山区学生在夜晚灯光下借着村委会的网络,聚精会神上网课、读电子书的温暖画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的力量是商品交换原则无法衡量的,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均来自对于知识的无限追求。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物联网的全面布局,信息的即时性大大提高,却也面临着知识碎片日益加剧的困境,借助于手机获取知识内容的方式已经固定在现代人的习惯中,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点的书籍渐渐失去市场,据一项统计,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5本。在推进“全民阅读”的浪潮中,我们不妨放下手机,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读名著、阅经典,周末多泡泡读书馆、阅览室,把时间留给读书,让书籍驱散内心的“雾霾”和“灰暗”,照亮人生之路。

  每座城市里都要有“一个坐标”,让生活更有温度。什么是城市的坐标?不是某座金融大厦,也不是某个繁华街区,应该是让城市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心灵归宿的地方,有熨帖内心的一隅。在东莞图书馆看书的大叔说道:“看到那些书,觉得这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相比大叔的个人收获与感动,一座图书馆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同更值得欣慰。安静温馨的图书馆给了每一位读者精神憩息的场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城市的一个“精神坐标”,涵养着每一个爱读书的人。值得我们高兴的是,随着我国图书馆率先实现零门槛免费借阅,读者的人数年年攀升,各地图书馆在馆藏、服务等等方面加大了提升力度。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县级图书馆因为经费紧张、人员短缺等原因,存在藏书老化、设施旧化、服务弱化的问题,对此,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县级层面的图书馆政策倾斜,提升标准和水平势在必行。

  每次治理中都要有“一种关怀”,让梦想更有高度。“爱读书的人运气不会差”,在看到大叔的留言之后,东莞人社部门第一时间安排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跟进此事,许多爱心企业也积极联系人社部门和媒体记者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岗位。东莞这座城市之所以成为开放的都市,从大叔对当地图书馆深深的眷恋中就可见一斑,“东莞图书馆书多、免费,又有空调”,后期相关部门又迅速解决其就业问题,让大叔在这里可以继续逐梦,继续安心徜徉在书的海洋中。这提醒我们,强化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关乎每一位城市成员的立身之本。城市的治理者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的诉求融合在治理的过程中,加强精细化管理、目标性管理、系统性管理,让群众享受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要为打造人文城市赋能,创设更多让知识得以发挥能量的平台,让梦想乘着书籍的翅膀“翱翔”。
发布人:邶风一角 发布时间:2020-7-1 14:13 收藏 阅读人次:3037

初审:楚搴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