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软弱涣散村的“蝶变”之路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委组织部 史岩 殷延彤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南郊村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有村民200户、530人,党员32人,“两委”干部6人,历史底蕴深厚,清末出了1个举人、2个武秀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一共从村里走出了2位博士、7位硕士、34位大学本科生,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还成长出了一名正部级领导干部、两名部队少将、一名大学教授。

  可就是这样一个民风淳正、乡贤辈出的村落,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村里选举,党支部和村委会形成完全不交叉的两套班子,谁也不跟谁沟通,久而久之,党员和村民代表分成了两派,导致干啥都别扭,干啥啥不成。从2007年以来,连续十多年也没能发展1个党员,村委会主任杜善昭连选连任两届,可就是过不了发展党员这一关。老百姓眼巴巴守着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人文,却就是选不出来一个能干书记的,谁也没心思领着大伙儿去致富奔小康,各项工作近于瘫痪。

  问题很严重,前途很暗淡,南郊村将何去何从?

  找准“病根”才能治好“顽疾”

  2016年8月,村里来了个年轻人,他叫张航,是当年省委组织部选调的大学生村官,被羊亭镇党委安排到南郊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从那时起到2018年初“两委”换届,一年多时间里,张航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全面走访、深入调研,把村情吃准吃透,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病根”就出在班子身上。2018年1月,已经对南郊村很熟悉的张航被镇党委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经过与相关领导汇报、商量后,他尝试采用标准化、规范化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软弱涣散这个最棘手的难题。

  解决班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两委”成员之间、村干部和党员之间多年不说话、不交流的问题。张航采取了“商决评”三种方法。“商”就是实行“周二例会”,规定“两委”班子全体成员每周二雷打不动要聚在一起开个碰头会。“决”就是实行“双会交叉”,让村委会成员列席党员会,让党员参加村民代表会。“评”就是规范党员民主评议,要求打票的时候分开就坐,打票前统一签订承诺书,让民主评议更具有仪式感,让评议结果更加客观真实。通过这些手段,“硬逼”着村干部之间、村干部和党员之间每周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想一块商量问题都不行。这第一步算是走出来了,以往的矛盾多多少少有了些缓和。紧接着,张航采用了一个最直接,也是最管用、最有效的手段。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矛盾

  方法很简单,就是我们党内最传统、最基本的手段——“谈心谈话”。张航试图用这个抓手来消除村主任和老书记、支部班子、其他党员之间的误解。要解决主要矛盾就得抓住关键人,要解决村委会主任杜善昭与党员层面的误解,首先就得解决他与两位老书记的误解。但是要让十年没说话的两个人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谈话,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航再次逐个走访了32名党员,走访就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党员个人对村委会、对村主任到底有什么意见?经过40多天的走访,张航把党员反映的问题一条一条列出来,拿着这些问题和杜善昭一条一条的对,一条一条的分析。为了促成村委会主任与老书记之间这场“十年大合谈”,张航是卯足了劲。

  刚开始,杜善昭不愿意谈,觉得放不下面子,可真到了谈话的时候,他和老书记竟然谈了3个小时。对话是这样的,老书记问杜善昭:“你开车经过我家门口,为什么跟我的邻居打招呼却不跟我说话”,杜善昭回答:“在村里都要个脸儿,咱俩有矛盾,所以我不跟你说话”。谈到最后,原来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两人也都互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亲眼看到从开始的火药味十足变成后来的心平气和,张航知道这“药”用对了。原来憋到心里觉得多大的事、多大的怨,谈出真相就是一些鸡毛蒜皮,谈到最后就是一片风吹云散、雨过天晴。曾经与杜善昭矛盾尖锐的两位老书记还主动当了杜善昭的入党介绍人。

  “凝聚力”最终将转化为“生产力”

  10年的“内耗”让南郊村失去了不少发展良机,“要把失去的10年补回来”——如今已拧成一股绳的村“两委”班子开始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多方考察,村“两委”班子确定在南郊村玉兔山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以村经济股份合作社为平台,流转150余亩撂荒土地,开辟出一片南郊村葡萄生态园。

  如何形成南郊村自己的品牌,如何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摆在“两委”班子面前的一大难题。经过村“两委”认真考量,确定要紧紧扭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他们引进省人大代表,有着“威海葡萄大王”美誉的葡萄种植专家曹玉波作技术指导,挖掘本土电商营销人才宋淑华,为葡萄生态园确立“1+N”精致发展模式(1是指施用有机肥,标准化种植葡萄。“N”是指打造休闲农业综合体,包括绿色蔬菜基地、休闲亲子乐园、农家户外餐饮、葡萄酒酿造、农事体验活动等),极大地提高了葡萄生态园知晓率、拓宽了葡萄销售渠道。

  在葡萄园2年的发展过程中,村集体自己经营,养跑山鸡、办农家乐,“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到葡萄园义务劳作,第一年试运营就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今年年底预计能达到100万。“葡萄生态园产业成功推进,不但为村集体增收,还为低收入、贫困家庭提供在葡萄园劳作的机会,并义务车接车送,解决了村里一部分老百姓就业问题,凝聚了人心。”杜善昭说。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处处是党员和村干部忙碌的身影。这一切,南郊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都看得出来,村子的确和过去不一样了,‘两委’班子带头苦干,党员队伍风清气正,真的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村民王树卓说。看到现在班子干事的劲头,老百姓就仿佛看到了南郊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布时间:2020-7-14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