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莫让“死稿”变成“死稿”

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 谭华中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拜读湖北省武汉市作者吴媛的一篇《“死稿”回生记》。作者从“标题‘筛一筛’、文章才有温度;主题‘捋一捋’,文章才有深度;结尾‘嚼一嚼’,文章才有力度”三方面分析如何让“死稿”回生,给广大作者理思路、教方法,读后颇受启发。要让“死稿”变成“活稿”,笔者认为,要从“放一放、想一想、改一改”着手,下功夫,才不会让“死稿”变成“死稿”。

  放一放,积素材寻出路。作者在写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瓶颈期,写着写着思路忽然中断;或还没写就感觉胸中无墨,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入手;或找不到主题突破口,思路混乱、方向不明等。此时,要主动将文稿放一放,收起笔,起身走动走动,看看远处风景或者喝点水,换换脑,静静心。如静不下,理不顺,写不出,当机立断彻底放一放,放至一旁,采取“冷处理”,可放三五天,可一月,甚至更久。要乘放稿之机,阅读名著书籍,听新闻看报纸,多思考善总结,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素材,练好“内功”,寻出写稿出路。  

  想一想,换角度寻思路。写稿过程是激情的,也是煎熬的。一篇文稿从作者构思到最终诞生,需要作者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遇到写稿瓶颈或未被编辑青睐的文稿,不要急于求成,搁置一段时间。等待时日,将“死稿”重新揪出,从头到尾,一字不漏阅读数遍,理理思路,找找不足。要利用碎纸化、零星化时间,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文稿全面诊断、全面分析,真正搞清写稿瓶颈或“死稿”原因,对症下药。要从文稿主体框架,中心主旨换个角度想一想,调整写稿思路,让没有出路文稿,重新找到新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只有在写稿中寻思路,才能写出好文稿,才能让“死稿”变成“活稿”。

  改一改,去粗糙寻生路。文章不只在于写,还在于改。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刚写出的初稿,是一篇稚嫩需要推敲的文稿,修改对于文稿起决定性作用。要改一改文稿语言。要针对文稿中漏字、错字别字,语句不通、用词不准等问题,大刀阔斧改,扫障碍、纠错字、改病句,使文稿语言流利、通顺。要改一改文稿材料。要围绕中心选材,对不恰当、不真实,过多过滥的材料进行删减,达到主题突出、旨意鲜明。要改一改文稿结构。一篇好文稿,内容是血,结构是骨。要针对文稿层次不明、条理不清、结构不完整等问题,适当调整和删减,使文稿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因此,只有多改一改,多多修剪,才能在去粗糙中寻找生路。

  莫让“死稿”变成“死稿”。只有适时将文稿放一放、想一想、改一改,才能让“死稿”有出路、有思路、有生路,才会让“死稿”变成“活稿。”
发布人: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20-7-16 08:27 收藏 阅读人次:3958

初审:韦卡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