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盘活“丝稿”还需多一些“心眼”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刘万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7月是党建学习月,按理说应该是在写作上出成绩的“高产月”,然而,“高产月”并未高产,反而是“丝稿”(死稿)扎堆。笔者终下决心,反复痛定思痛,开出破解“丝稿”的方子,希望让“丝稿”能“死而复生”,至少可以给自己有一个“交待”,否则,怎能对得起爬格子的辛劳和组织上的关心呢?

  盘活“丝稿”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切入要害,多一些专注的“心眼”。对于大部分作者来说,在写作中很容易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只要能“凑够”字数,无论大事小事、学习领悟、似懂非懂的都写进文章里,大有以“篇幅”论“英雄”之感,殊不知,这样的文章很容易沦为“丝稿”。在共产党员网投稿的作者,大部分是来自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在写作的文章中,要有鲜明的导向,写什么、怎么写也时刻在考量着作者,没有一定的专注和定力,文章就不符合刊登要求,成为“丝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在共产党员网投稿的作者来说,就要关注宣传的热点,从热点中切入要害,站在不同角度和立场上对观点展开论述,让文章阅读起来有独特的“冲击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避免“丝稿”,就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前浪”拍在沙滩上。

  盘活“丝稿”切忌葫芦罐装糊涂事,要厘清思路,多一些专一的“心眼”。在作者群里,每天的“丝稿”成了投稿后交流谈论的话题,但又有多少作者能沉下心来分析“丝稿”的原因?是编辑有意为之?还是文章确实写得不尽如人意?总之“丝稿”已石沉大海,要想答案浮出水面,唯有作者自己在“丝稿”里寻找。对于作者来说,写文章时厘清思路很重要,一张白纸写什么、装什么内容决定文章的走向,提笔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胡乱装一通,不仅会让编辑看得眼花缭乱,自己也将是当局者迷,不是“丝稿”显然不正常。而对于作者在写作中,“专一”不仅体现在写作上,还体现在学习理解上,学原著悟原理需要“专一”,写稿是从做事中寻找灵感,不“专一”就会顾此失彼,写稿也会“轻飘飘”,就有失上下贯通。

  盘活“丝稿”切忌糖罐子水漫金山,要戒骄戒躁,多一些专业的“心眼”。对于作者来说,正谓是汗如雨下挥不尽、力尽精疲累骨身,在写作上始终看不到尽头。今天上了共产党员网的“热门稿件”,明天就有可能是“丝稿”,如此的落差何不让人“汗颜”,“汗颜”过后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新起点要有新思想,新思想必须要与时俱进,“后浪”之所以能把“前浪”拍在沙滩上,说明“后浪”紧跟“前浪”的步伐,吸取“前浪”思想的同时,在写作上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加以“变通”,为后起之秀在新时代的思想传递中“点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者在写作中,就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让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为知识储备和积累向专业化方向靠,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写作上更专业。
发布人:蓝色戈丁 发布时间:2020-7-21 16:18 收藏 阅读人次:2808

初审:严格 编辑:余元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