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我家的退伍老兵有“三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政府赵场街道办事处 严诗琴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0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年的纪念日。忆起1991年12月只身前往边疆入伍,正式开启军旅生涯,到1994年12月退伍返乡,我的“三不”父亲红了眼眶。

  “一不怕冷”。初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飞地独山子,寒冷的气候条件便给父亲上了严肃的一课。新疆昼夜温差大,有着“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冬寒夏热,气候干燥。一望无际的雪景尽头是父亲需要踩着半人深的雪地去站岗的哨点。这一站,就是3年。作为地地道道的四川人,父亲刚去便过敏了。18岁的稚嫩脸庞,每天都充斥着红得发紫的硬疙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脸上过敏还没治好,双脚又开始长冻疮。为了不让班长和战友们担心,父亲硬是一个人扛了半个多月。直到一次巡逻途中摔倒,大家才发现这双因长满冻疮而溃烂化脓的脚。战友们将父亲背回宿舍,老班长不知从哪儿找来几颗钉子,说着就要往父亲脚上钉。吓得父亲是连连呼救。老班长解释道,“刚来的孩子都会长冻疮,只是你这个情况很严重,得用钉子把冻疮打通,一次就可以根治。”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父亲还是接受了班长的“偏方”。紧接着便是一声接一声的惨叫。父亲已经记不清脚肿了多少天、痛了多少天,但到现在快30年了,父亲再也没有长过冻疮。母亲打趣说父亲就是“傻”,痛也不知道说。但父亲笑笑说,“第一天到部队,教导员就告诉我们,这个季节的新疆不适合看风景,适合锤炼与寒冷对抗的毅力,我抗争过了,第一堂课的作业也就完成了。”如今的父亲,在最冷的时候也不怎么穿羽绒服。原来这位退伍老兵不是“不怕冷”,而是经历过最极致的寒冷,形成了独特的“老兵御寒体”。

  “二不怕晒”。父亲到部队的第一项重大任务,便是挖光(电)缆沟。“光(电)缆沟对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要做到直、弧、深、平、宽。光(电)缆沟回填土要求先回填30公分厚的碎土或细土,并进行人工踏平。石质沟要在敷设前后铺10公分厚碎土或细土,待安装完其他配套设施(排流线、红砖、盖板等)后,再继续回填土,每回填30公分就要人工踏平一次,第一次回填时,都不能用铁锹、镐等锐利工具接触光缆,为的是避免损伤光缆……”父亲讲得津津有味,母亲和我听得却是云里雾里。我们没有经历过,因此无法感同身受。但可以感知的是,烈日当头,父亲和战友们在滚烫的戈壁滩上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不能用尖锐的利具工作,双手双脚就是最好的工具。太阳很是毒辣,两天就能让人脱层皮。新皮肤还没有长好,旧皮肤就又开始脱落了。伴着“蜕变”过程的,还有漫天的风沙。黄沙和着汗水浮在脸上,战士们都只能互相看见对方的眼珠子在转,分不清谁是谁。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防晒霜,大家都当风沙是给皮肤上了一层“保护膜”。今年又是一个火热的夏季,我给父亲买了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但他几乎没怎么用过。因此,父亲又肉眼可见的晒成了“黑人”。事实上,哪儿有不怕晒的人呢?只不过是在蜕换了无数层皮后,练就了刚烈的“老兵防晒体。”

  “三不怕苦”。父亲常说:“当兵苦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吃苦是军人这一特殊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一名普通地方青年进入绿色军营的“敲门砖”,成为一名合格军人所必须付出的“报名费”。踏出家门,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启“背井离乡”的全新模式。没有父母亲友的照顾,一切都要靠自己。早上起床、早操、洗漱、就餐、操课、晚点名,到晚上熄灯就寝,一天的生活虽然枯燥但却紧张充实。集体宿舍里的打呼噜、磨牙齿、说梦话要习以为常。任何行动都要听哨音,听口令。几十上百人一起吃的大锅饭,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很满足。一个松软的被子每天早上都要叠成四方四正的豆腐块,一个柔软的铺面要抚慰得像会议桌一样平。从营房里的物品摆放,到门窗和室内外卫生,都要时刻保持整洁有序。擦窗户、拖地板、剪草皮、扫树叶等早已是“家常便饭”。轮到值日那天,还要清洗全班人员的碗、筷、盆、盘,打扫所在班排的公共卫生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情况很是常见,无论是寒冬凛冽的冰天雪地,还是热气扑面的酷热场所,训练和执勤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最重要的是严守纪律,从战队集合到穿衣着装,从内务整理到东西摆放,从训练的精神面貌到武器装备的操作要领,都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正是这段在部队的难忘岁月,才练就了父亲如今的“苦味过滤体”。

  即使有人说父亲早就退伍,不是兵了。但父亲却很坚定,“不,我还是兵,一日入伍,终身为兵。”
18岁的父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飞地独山子留影
发布人:手可摘星辰 发布时间:2020-7-29 12:07 收藏 阅读人次:3076

初审:楚搴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

1陳陳发布时间:2020-7-30 10:12

喜欢这篇 很写实

引用 回复

2手可摘星辰发布时间:2020-8-13 13:17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