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基层“镀金”叫做“笔底生花”

四川省合江县选调生 罗昱伽

  在基层一线和艰难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少数年轻干部在基层偏离了航向,将基层“炼金”变“镀金”,出现了“笔底生花”型基层“镀金”现象。那何为“笔底生花”型基层“镀金”现象,又如何解决好它?

  疏于练“笔”。现在有些年轻干部到基层后,没有尽心尽力学习基层的工作方法,反而受到基层的部分不良风气影响,增长了嘴皮子功夫,却疏于练笔,懒于学习。这种不思进取的现象害处很多,不是培养年轻干部的初衷,必须当头棒喝。转变作风,祛除疏于练“笔”现象,不妨从培养写作风气开始,提供学习环境,明确考核目标,要求年轻干部多读书,多写作,多自己动笔写自己的故事。

  鞋“底”无泥。“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格言。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现在一些年轻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深居”办公室,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沾不到泥土,听不见民“声”,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不闻不问,缺乏与群众沟通交流、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转变作风,反对只在办公室忙于写材料、统计报表的“表哥”“表姐”现象,必须教育年轻干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沾泥土,接地气。

  无中“生”有。在某个地州市郊区县的行政部门,一位省厅的年轻科长下来挂职副局长,平时在单位大院却很少见到这位下基层锻炼的年轻干部。这种“名到了、文件到了、就是人不到”的“混基层”现象虽属个别现象,但现实中确有一些年轻干部,人在基层心思却在别的地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无中“生”有,欺上瞒下的行为,既辜负组织信任,也浪费了行政资源,在基层干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干部,基层不欢迎,组织上也容不下。转变作风,实事求是,必须拿“假大空”开刀,用求真务实开道。

  简历添“花”。基层是最能锻炼干部的地方,现实中少数年轻干部却把“好经”念歪了。有些年轻干部,看简历有基层工作经历,但并没有经过实实在在的磨练。为了升迁,有的年轻干部打小算盘,只为补基层经历才下基层,将基层工作当作为简历添“花”的“镀金”良机。这些认识误区,年轻干部不该有,也不能有。转变作风,放眼远望,到基层锻炼当静下心、沉下身,主动学习、快速成长,在千锤百炼中“炼就”担当为民的品质与能力。
发布时间:2020-7-30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