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扶贫干部 一封同行的来信请查收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人民政府 柯博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可爱的扶贫干部们:

  你们好,作为一名在基层帮扶干部,我懂得你们这几年来的扶贫路并不好走。酝酿许久之后,强烈的共情心理还是让我决定将扶贫路上的一些经历和见闻写下来,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只是希望你们知道,有那么多的同行在一起奋斗,有那么多的群众在默默支持,你们并不孤单,我们一起共勉。

  舍小为大,冲在扶贫一线。深知这场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硬仗,如解“九连环”般困难重重,但是你们还是身披“战袍”走到了扶贫第一线。舍弃了往日在办公室的舒适安逸,来到了风雨烈日下的田间地头;舍弃了工作日的“朝九晚五”,开启了在扶贫一线的“夜以继日”;舍弃了准时的饭点,带着极易携带的泡面装备,这些早已是常态。或许有人觉得这一切有些夸张,但是你们深知我说的只是冰山一角。

  迈入扶贫第一步,“小白式”满头问号。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扶贫干部刚入门时都比较懵懂,至少我是这样的。随着脱贫任务越来越重,加入到扶贫一线的干部也是越来越多,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有的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我相信属于后者的居多。在我们镇的一个贫困村便有这样的一位“小白式第一书记”,他本是省级重点高中的一名优秀物理老师,机缘巧合下成了贫困村第一书记。从以前面对青春洋溢的学生到每天面对各式各样的群众,这个转变在我看来都是巨大的。我曾问过他:周书记,您那么优秀的一名物理老师,怎么就接下来一个这样艰巨的任务,是不了解脱贫工作的艰巨还是自己的一时冲动?我现在仍对他的回答记忆犹新,他说:小柯呀,我已经不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了,哪里还会有冲动这一说。既然组织信任我,愿意把这个重任交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当然义不容辞,不仅不能辞,还必须干出成绩。至此,他便开启了这条扶贫路。刚开始,他真的对本村的情况甚至是扶贫工作一无所知,唯有天天扎根在村上,蹲在群众家里,一个月的时间,这条扶贫路硬是让“小白”书记跑出来了。这不,两年多了,整村脱贫不说,现在都是先进村了。

  夜以继日,扶贫干部的付出艰辛而又美好。工作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因为没有准时的饭点,都是手里带着一个水杯,包里放着提前准备好的干粮,带着一沓资料,这就是典型的“入户标配”。也许大家每次都能收到同事的问候:咦,一大早的又带着“标配”走贫困户啊。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调侃”,但这样的“调侃”和“标配”更是我们的一种骄傲。每到一个户头上,总是要和群众聊上好一阵子,家里几口人,年轻人外出打工收入如何,家里孩子上学情况,近来身体可好,今年收成如何等等,真的都是家长里短,想想咱们好像比查户口的都厉害,有时不禁感叹对自己家的情况都没这么了解。不仅要问还要谋划,对群众的问题和诉求要想办法解决,这么多年便是如此循环往复。

  美丽“蝶变”,是最好的回馈。多年来大家的汗水并没有付之东流,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在政策支持下将“外部输血”转变为“自身造血”;在思想感化中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在扶贫干部的精准帮扶下常怀“感恩之心”,每次到户总得让你捎带点他们的土特产心意。他们如今的“蝶变”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馈,他们的情谊更是对我们的肯定和认可,虽然艰苦心酸无数,却也是我们人生一种美好的际遇。

  收官之际,让我们一同历苦迎甜。未来四个月,我们还要憋足一口气,扛住接下来的重任,希望在收官之时,我们看到的是群众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和他们共同享受这个“硕果”,这个“果”应该比任何时候都要“甜”。

发布人:12371网友1omsu3 发布时间:2020-8-10 09:33 收藏 阅读人次:2978

初审:张兵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