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兵支书”凭啥牛?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城关中学 陈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贵州省,近年来选拔优秀退役军人在村居“两委”中担任支书、主任、委员,培养出一批摆脱贫困的山村“领头雁”。当地统称这些村干部为“兵支书”。他们“打法”多样,带领群众攻克脱贫战场上一个个“堡垒”,走向小康的难点逐一消除。

  从韭黄村的杨守亮到宜所村的杨兵,从平元村的肖正强到五十亩村的李刚,从“富裕不能忘记穷亲戚”的王天强到最“能跑”的陈斌,从韭黄、长茄到草莓、茶叶,从基建到党建,从种植到养殖,他们硬是凭借军人特有的铁血柔情,敢闯敢干、勇作勇为,带领一家家、一村村脱贫奔康了。看了《脱下军装,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贵州“兵支书”脱贫攻坚一线显身手》的报道,笔者心潮澎湃。

  “兵支书”凭啥这样牛?

  “男儿不长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他们凭的正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从保家卫国到富民强村,从人民子弟兵到致富带头人,不一样的“战场”,不一样的“身份”,却是一样的“角色”“立场”——忠于、服务于、奉献于国家、人民和党,却是一样的理想、信仰——世界和平,天下泰安,人民富裕,生活美好。韭黄村虽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旗韭黄”的发源地,但韭黄种植分散、规模小,大部分农户种植玉米,户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全村6373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45人,贫困发生率达25.8%。杨守亮发誓要“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村的路坑洼不平,杨守亮就四处奔波、申报项目;部分村民不愿种韭黄,杨守亮就将全村74名退伍老兵组织起来,讲解政策、流转土地、协调资金,成立村级公司产生示范效应;韭黄没销路,杨守亮就组建起32名退伍军人的销售“尖刀排”,走南闯北找市场。

  “当年唯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他们凭的正是铁的纪律和铁的担当。军营生活的千锤百炼,纪律和担当早已融入他们的身体里。贫困村里,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十分涣散;贫困群众中,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十分顽固。肖正强说:“部队有铁的纪律,必须令行禁止。现在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把纪律挺在前面怎么行?”于是,整顿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便是他的第一把火。果断撤换不称职的干部,重组村支“两委”,重整管理制度、重肃工作纪律、重张责任意识,重建学习制度,引入群众打分评价,加强民主监督。其次是带头发展产业,发挥榜样示范效应。王天强是“种茶达人”,自家的茶园达400多亩、年产值100多万元。他把掌握的种茶制茶技术热心地传授给周边的贫困户,支持他们种茶制茶,很多人因此成为了种茶大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凭的正是冲天的干劲和无畏的勇毅。军营的火热生活,在他们身上锤炼出了许多优秀品格,比如豪放、勇敢、坚毅和执着等。他们勇于胜利、敢于胜利,不想输,所以千方百计,不怕输,所以敢闯敢试,不服输,所以不获全胜不收一兵。是的,“脱贫攻坚也是‘战场’,一定要打胜仗”!看吧,新发乡社区支书陈斌最“能跑”,跑人畜饮水、产业路、危房改造等项目,“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问题解决”;跑出了25万羽规模的蛋鸡养殖场,跑出了1200多亩的蔬菜基地,跑出了全社区零辍学。

  贵州的“兵支书”牛,牛在他们是一个个兵!不是一个个散勇游兵,而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有担当的脱贫攻坚队!
发布人:梧桐树凤 发布时间:2020-8-10 14:08 收藏 阅读人次:7354

初审:凌晨 编辑:余元潇 责编:李一画 回复

1江西宏泰发布时间:2020-8-11 10:30

三年铁纪律,铸就忠诚心!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