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党员干部 理论学习“非诚勿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布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韩非子·内储说上》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事实上有的党员干部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就喜欢“滥竽充数”,对于理论学习要么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遍;要么断章取义不求甚解;要么按时点卯假装学习……我们都清楚,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必备品质,也是政治修为的底线。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过硬的政治素养,靠的就是不断丰富和夯实我们的理论基础,构建我们的理论体系。只有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够拥有政治敏锐性,才能够筑牢思想信念,才能站稳政治立场。因此,理论学习来不得半点“花把式”,更不容许“滥竽充数”,要学好理论就要有“非诚勿扰”的心态和决心,笔者从形象、言谈到行动篇方能对“非诚勿扰”做最深刻的诠释。

  “非诚勿扰”之形象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诚意,事前会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注重,比如古人弹琴前焚香祷告、为先辈祈福要沐浴斋戒,这些从形式中透露出来的诚意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并心生愉悦。同时通过这些形式将虔诚的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读书也需要讲究“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学习时不当“粗人”,不能拿起书来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或者以工作忙为由不注重“仪表”,对学习之事敷衍塞责;或者在“领导”要求和上级督促中临时抱佛脚、随心应付一下,补补笔记做做样子。如此没有诚意的学习如何能够入心、入脑?这就好比有的人相亲事先就以工作忙、家长逼迫唯有敷衍塞责,如何能够有好的“相处效果”?要求得理论学习的成效,就必须事前要正心态,注重“形象”——以好的学习心态、时刻学习的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滴水穿石的决心方能够将理论学懂弄通。

  “非诚勿扰”之言谈篇。为何理论学习要与言谈相结合?难道我学会了理论还要告知四海而皆之?的确,一些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非常认真执着,学得深悟得透。然后却是“茶壶装汤圆——倒不出”!我们的党员干部都知道我们学习理论不仅仅是为了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仰,把好政治方向,更是要让我们党的政策理论深入民心,党员干部不仅仅要成为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更是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者,只有将理论学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群众的实际将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群众。就好比我们的“海归博士”有着极高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可是在与人交谈时却只能当“哑巴”,不仅让人觉得不被尊重,同时也会让其被人诟病。于个人而言可以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可对于践行党的方针、理论、路线的党员干部却不能对群众如此,因此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去宣讲党的政策方针方为“诚意”。

  “非诚勿扰”之行动篇。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国鼎立,曹操虽为一代枭雄却也“求贤若渴”,可为何诸葛亮却投向了刘备的“怀抱”?其中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却也为人们解答了行动的力量。也许刘备与诸葛亮心心相惜,但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用实际的行动打动了诸葛亮,方能让这“卧龙”愿意出山。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对党而言就是通过党员干部坚定的政治信仰筑牢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的理论筑牢为民服务的基石。对于群众而言,党员干部理论学得再透彻,嘴上说得再动人都不如实际行动来得实在和有说服力。唯有将坚定的信仰融入到为民服务中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绘好蓝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攻坚克难;以“群众事天下事”的眼光全力以赴;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分秒必争……只有把群众的事时刻放在心上,以脚上沾满的泥土来诉说为民的深情,以常坐矮板凳的姿态问计于民,以“和群众盖一条被子”的情怀问需于民。只有用行动诠释好为民的姿态,方是对理论学习最真诚的表白。

发布人:布衣无言 发布时间:2020-9-8 09:01 收藏 阅读人次:4432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