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从几个“童年趣事”中感悟“光盘行动”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办事处 李朝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出生在四川省东部的一个小山村,儿时,在那个物质文化还算不上“丰盛”的年代,父辈对于餐桌上的节约可谓是“言传身教”,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幕生动的场景还不时浮现在脑海,正如歌曲《好人一生平安》中唱的,“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碗里剩饭,脸上要长麻子”。每次吃饭时,只要被父母长辈看见碗里还剩有饭粒,就会被一遍两遍这样训斥,并且还生动形象地举例,“隔壁村张二娃就是小的时候每天吃饭都剩一点儿,长成个‘大麻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久而久之还真这么以为了。后来,无论是走出大山去上学、参军,还是回到家乡工作,每次吃饭时,我都习惯将碗里的饭粒扒得一干二净,因此被调侃地取了一个外号:“饭扫光”。现在想来,小时候父辈没有那么多道理给我们讲,可能也讲不清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文绉绉”的大道理,纵然讲了,孩提时代的我们也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明白,碗里有剩饭,虽然脸上不会长所谓的“麻子”,但是脸上“无光”是必然,浪费可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如今为人父的我采取“土洋结合”的方式教育下一代,“碗里剩饭,脸上要长麻子。我们要光盘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眼大肚皮小,争起吃不了”。每当“走人福”(走亲戚)的时候,亲戚总会将家中珍藏的美食用来招待,金黄油亮的腊肉、红中透白的香肠以及热气腾腾的红烧土鸡端上桌后,对“垂涎欲滴”的小孩子有着挥之不去的吸引力。用“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词语来形容那时的我一点都不夸张,恨不得立即将桌上的美味佳肴全部装到自己碗里。长辈们把酒言欢,讨论着天南地北的新鲜事、稀奇事,而我则“埋头苦干”,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停地往碗里夹菜,生怕错过了珍馐。最后,突然发觉吃着吃着就吃不下了,结果自然是被父母用筷子在头上敲打几下,表露出一脸看不惯的“嫌弃”。儿时的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年龄,并且鲜有油荤,对于肉食有着不可抗拒的“渴望”,反思之前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所谓的“大胃王”开直播视频,以吃之名吸引观众,却是对食物的浪费和践踏。

  “为吃九斗碗,天王老子都不管。”这看似一个笑话,其实是那个年代四川人民对于“九斗碗”独有的向往和“嗜好”。“九斗碗”一般是结婚、祝寿招待宾客的坝坝宴,八个人围一张四方木桌而坐,用土碗盛九个菜肴,“咸烧白、粉蒸肉、烫皮肘子……”有荤有素,还会有一碗香喷喷的酥肉炖萝卜汤,喜气又热闹,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席面。哪桌要是“战斗力”强,将桌上的菜肴吃光了,主人家还会重新盛一碗来,确保每一位客人都吃好吃饱,这样既显得主人大方好客,又做到了绝不浪费,在喧哗和谐的氛围中宾主皆尽欢。如今,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在外就餐、宴请亲朋是常有的事,而有的为了所谓的“盛情”,点一大桌“山珍海味”,最后三五个人稍微动动筷子,菜品则剩下一大半,这就偏离了“一起吃饭”的真正蕴含。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我们对于围桌吃饭有着莫名的情怀,但吃多少、点多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或许才是一起聚餐最好的状态和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是物质相对匮乏的昨天,还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勤俭节约、不浪费,都是对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和传承,正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语,“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与之相同,“理想的就餐往往只需要好好吃饭、吃饱饭”。
发布人:龙泉寒月 发布时间:2020-9-9 09:51 收藏 阅读人次:7252

初审:韦卡 编辑:水见文 责编:李一画 回复

1高如斌-发布时间:2020-9-10 09:33

勤俭节约、不浪费,都是对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和传承。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