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广西全州:“篱笆桩”模式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委组织部 潘攀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针对村社独立发展能力不强、资源资金分散等问题,创新“篱笆桩”发展模式,激活和带动党组织、企业、合作社等资源向农村聚集,变“单打独斗”为“联村抱团”,有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村企建桩,按下产业发展“快捷键”。出台土地及厂房租金优惠、规费优惠、特殊政策扶持等优惠政策,引进67家龙头企业,召开村企对接会36场次,采取“一对多”的方式,引导企业与285个村(社区)签订合作协议、结成帮扶对子,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计划县财政三年投资3.2亿元,扶持企业与村合作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85个。在村(社区)全面建立“蚂蚁普惠金融服务站”,撬动企业投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开展“党旗领航激活力·温暖扶贫在路上”“百企帮百村,携手奔小康”系列活动,引导企业联村发展村级集体产业,村集体和村民通过分红、租赁和服务等方式获得收益。

  村社建桩,架设党群致富“连心桥”。在全县286个村(社区)100%设立村民合作社,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社管会社监会班子成员等培训班,开展综合能力测试,提升社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党员、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推动村级各类产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群众开辟了投工投劳、有偿服务的致富通道。如龙水镇依托15个村民合作社组建联社,采取“集体入股、企业注资、‘两委’协调、社员参与”的办法,引导社员自愿流转土地900余亩,创建聚龙生态园,整合100多万元集体资金,发展禾花鱼、药膳鸡养殖等特色产业,村集体每年可获得5万元兜底收入,社员可分红近8000元,加速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进程。

  村村建桩,搭乘集体增收“顺风车”。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的原则,打破按行政区划的单一格局,采取“村村联建”模式,整合各村资源、资金、项目、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销售、加工平台,实行统筹管理。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辐射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均衡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共同致富,让一个个“边缘村”成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村”。如两河镇源东村成立村办企业升源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村民合作社占股50%,利润的26%留作集体资金,流转土地500多亩,建成活水养殖、生态蔬菜、优质富硒大米等3个基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10万元,并与邻近桂家村建立结对帮扶链,创建生态养殖鱼塘,帮助村集体增收6.5万元。
发布人:潘攀 发布时间:2020-9-16 09:08 收藏 阅读人次:2787

初审:吴晓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