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人才选配弯路“三不走”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委组织部 孙策斌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不久前,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政府官网公示的2020年第一批特殊人才引进落户的名单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热议的焦点是“直播一哥”李佳琦的名字出现在了这则名单中,对此网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此点评说,“每个时代都有新行当的领军人物走进人才这个队列当中,李佳琦就是直播带货领域当中的优秀人才。”这句话言之谆谆、掷地有声,是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下“时势造英雄”的最好诠释。目前,全国各地在招揽人才上都在“逢山开路”“各显神通”,而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抓好人才工作责无旁贷,然而,在为人才开路的同时,我们决不可以偏概全、见路就走,而是要避免舍近求远,不走弯路。

  不走“高学高能”弯路,摒弃一“本”正经恶习。人才是不带标签的,学历并不等于能力,我们应该摒弃“人才=高学历”“能力与学历文凭成正比”的固有思维方式。古今中外,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大佬,他们的学历跟他的成就大相径庭。譬如只有高中文凭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他被誉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和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之一;文学巨匠沈从文所创作的文学著作多达五百多万字,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但他却只有小学学历等,从清华园和未名湖走出的领导人和企业家不胜枚举,但西湖畔的杭州师范学院同样培养出了马云。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时曾说:“英雄不问出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不走“学不对岗”弯路,不落一“技”之长窠臼。中国有一句古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努力肯钻研,都可以做出优异的成绩,都可以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话虽如此,但是我们许多部门在选人用人上可能会存在“理工生能写好材料”“文科生也能看懂工程图”等偏见。世界著名科学家、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不可思议的是他曾经是文科学霸理科学渣,后来他为了救国弃文从理,最终成为中国力学泰斗;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美誉的刘慈欣是名副其实的理工男,但他所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却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文科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一般比较强,这种能力体现在工作中的“万金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样,理工生一般都有较好的逻辑思维,换言之,一篇妙笔生花的汇报材料难道不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吗?所以我们在选人用人时,不能一“技”蔽目,不见泰山。作为选人用人的“伯乐”,我们不仅要懂得辨识“千里马”,还要会挑“玉麒麟”。

  不走“橛守成规”弯路,拂彻一定之“规”外衣。是不是人才,不能用千“人”一律的、陈旧的标准去衡量,然而有的部门却循规蹈矩、不思变通,相反我们应打破陈规、涤秽布新,但不能脚踩着“创新求变”的油门,却挂着“新瓶旧酒”的空档,否则将是缘木求鱼。我们应该放宽胸怀、打开眼界,着力解决选配人才上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打破体制上的束缚,培养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吸纳社会各界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政府机关,做到依岗选人、以事择人、优中选适,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此外,我们还应该完善人才检验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也是检验人才的“校验场”、挑选人才的“训练场”,努力练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洞若观火的本领。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新职业不断涌现,可谓是“一波才动万波随”,只有选人、辨人、用人的制度体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底气,才能让人才的功效最大化,最终汇聚成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磅礴力量。

发布人:沉默是金 发布时间:2020-9-22 12:09 收藏 阅读人次:2023

初审:高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