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组工干部要争当“笔杆子”

江苏省盱眙县委组织部 高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写好材料是组工干部必备的一项素质,是硬功夫,也是苦差事。组工干部要日积月累、总结提炼、学思践悟,练就真本领,争当“笔杆子”。

  多思考,处处留心皆学问。
如果整天埋头写作,不思考、不留心各方面情况,不了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没有一定的意识、理论和政治站位,那是很难写好材料的。要更多地进行生活积淀,更多地去理解社会、了解人情世故、掌握文字之外的东西,所谓“功夫在诗外”。要广泛地涉猎,“笔杆子”不能只会“爬格子”,也不能只会写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的文字,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打破知识边界,汲取一切可用的知识,融会贯通。处处留意、事事经心,做善于从生活和工作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有心人”。

  多读写,腹有诗书气自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材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平时不注重积累,不注重练习,那是很难写好材料的。有很多原本写材料很好的人,后来不写了,写出的材料就变得一般了,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情况不熟悉了。要多读书,读多了,自然而然会有所启发、触类旁通。要多练笔,“常写常新,不写无话”。要多收集,“广积粮、深挖洞”“闲时储、急时用”。国学大师陈寅恪失明后,还能记得哪一本书哪一页有自己想找的内容,靠记忆和口授给助理完成鸿篇巨制,这就是功夫。

  多调研,绝知此事要躬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下锅,再大的本事也没用。很多写材料的同志并不从事相关工作,写出来的东西还要让内行人看出来水平,这是不容易的。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不闭目塞听、闭门造车,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回避矛盾、歪曲事实。要经常到部门单位和地方调研,深入研究相关材料、素材,把自己当作厨师,不管它是什么菜,只要精心研究思考、精心挑选、精心烹炒,就一定能炒出香喷喷的菜肴。只要我们能深入调研、深入揣摩,就可以把稿子写得很好。

  多修改,删繁就简三秋树。“一成文章半成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有的同志写完材料,不喜欢改,也不喜欢别人改,这样很难进步。要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克服怕人挑“刺”的思想,对每一篇文章反复推敲,精心细改,会更容易把握整体的想法、思路和风格特点,也更容易写得贴近、贴切,写作能力才能迅速地提高。同时,改的过程也是防止出差错的过程,“细节决定成败”,战争中一个细节能决定战争的走向,搞文字的一个细节也能折射文章的档次。

  多吃苦,梅花香自苦寒来。“板凳须坐十年冷”,写稿子也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奉献精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没有人天生会写材料,都是甘心为之、刻苦为之练就的。不妨从写“火柴盒”“豆腐块”等做起,勤写多练,“常看胸中有书,常写笔下生花”。同时要“悟”,从领导人的讲话里“悟”,从别人的修改里“悟”,从日常的讨论中“悟”,多斟酌推敲反思琢磨。要勤于交流,写材料时可以几个人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就有可能蹦出智慧的火花来,写作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成长需要“笔杆子”,单位需要“笔杆子”,事业需要“笔杆子”,希望组工干部通过文字、文笔、文章,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成就自己,争当“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的“笔杆子”。
发布人:大麦兜111 发布时间:2020-9-23 14:21 收藏 阅读人次:4323

初审:姜桃 编辑:余元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