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基层干部 给心灵来场大扫除

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赵伟科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房间久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藏污纳垢,人的心灵同样如此,久不打扫,就会被惰性、傲气、贪欲等私心杂念所遮蔽,内心失去光明。所以,身处基层的广大干部,要经常性地给心灵来场大扫除。

  扫除心中的“惰气”,保持实干担当的“精气神”。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一个“惰”字,让多少人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让多少人在庸庸碌碌、得过且过中虚度光阴。然而,作为党员干部决不可心存懒惰懈怠思想。党员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努力工作,夙兴夜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的大事小情各种诉求,都在等着基层干部,来不得半点儿松劲懈怠。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抓落实,保持实干担当的“精气神儿”,在“实”字上下功夫、“干”字上做文章,凝神聚力,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的行列中去,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事、难事、大事、复杂事,为企业群众谋福利,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扫除心中的“傲气”,在为民办实事中“接地气”。“满招损,谦受益”。毛泽东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东汉末年,关羽因骄傲大意失荆州;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因骄傲而瞬间灭亡。历史的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基层一线,离群众最近,决不能高高在上,决不能把群众看成“刁民”,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姿态,要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拜人民群众为师,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所以,基层党员干部要经常扫除心中傲气,多到群众中“接地气儿”,多为群众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多问问群众还有什么困惑,多为群众想想还有什么没有做到位的,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扫除心中的“贪欲”,时刻绷紧纪律底线这根“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基层工作确实很辛苦,也很累,但是决不能以此为借口,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心存侥幸,误以为收受群众的小恩小惠不会违反党纪,殊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更不能对群众颐指气使,吃拿卡要,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党员干部离群众最近,要经常扫除心中的“贪欲”,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贪欲好比是小火苗,如果不及时清除,将会引起一场大火,使曾经的努力化为灰烬,届时悔之晚矣。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心不扫,何以做好基层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干部经常给心灵来场大扫除,以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姿态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迈进。
发布人:风物长宜放眼量 发布时间:2020-10-26 17:00 收藏 阅读人次:3326

初审:韦卡 编辑:李一画 责编:水见文 回复

1静水流深lhj发布时间:2020-10-27 09: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房间要经常打扫,镜子要经常擦拭”,“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

引用 回复

2静水流深lhj发布时间:2020-10-27 09:50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