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根植在希望田野上的青春岁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委组织部 朱丽娟 马卓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有感于四十不惑的中年,四十不惑如何看“不惑”,如何致敬现在的自己呢?我想是在这个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价值,在回忆奋斗青春时,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中年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1999年至2002年为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新疆昌吉市出台了乡镇临时机动编就业政策,当时作为工商银行职工的我,虽然每月收入比公职人员多一倍,但心中那团扎根基层的火,让我最终选择离开格子间去天蓝地阔的农村工作。2001年7月1日,通过此项就业政策,我来到了享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新疆昌吉市六工镇财税所工作,与乡村热土的爱恋便从收缴农业税迈开了第一步。

  黑黝黝的皮肤,憨厚的笑容,还有那布满老茧裂着口子的双手,是朴实勤劳的劳动人民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而我则用银行“客户至上”的服务标准,服务每一位前来交税款的农民,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敬重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付出的艰辛劳动。记得有一年收税排队的人很多,忙碌的我在出完税票后,一个不留神竟把税款返给了一位交税的农民,而这位农民在退出拥挤人群后又挤到我面前说:“丫头,忙坏了吧,你把税款收上怎么又还给我了。”当时我愣了一下,赶忙接过税款,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大爷的背影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在那一刻,纯朴的乡风和可爱的劳动人民深深感动了我,让我更加深爱这片热土。后续的日子里,繁忙和幸福交织在一起。春天,我把同事们核查的每户种植结构面积录入信息平台;夏天,我用满腔热情接待每个申请核减农业税的农民,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核查受灾情况;秋天,我走入每家每户催缴农业税,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冬天,我和农民们一起围着大火炉,唠着家常话,追着致富梦。乡民们的语言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竹筒倒豆子”有啥说啥,各种民间谚语、段子土话,逗得我开怀大笑,我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耳闻目染学会了些农作物种植技能,在下派驻村的两年间,我和驻村工作队员们在村委会院子里一起开垦了片菜地,我们走访入户、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慰问贫困家庭、解决村民矛盾纠纷、植树造林种下片片绿色的希望……

  城镇的快速建设使镇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0年后,国家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抗震安居、退耕还林、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农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家家户户红红火火的大灯笼,照着我们为人民服务的脚步更加坚定。

  2006年冬天,镇领导突然找我谈话,说有一项新的工作要赶紧完成。已经加了几日班的疲惫的我,看完实施方案后瞬间变得兴奋起来,因为农民看病住院难的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当时信息化技术还未普及,大量的基础数据都要靠手写抄送,加之村民参保意识淡泊,意识到工作推进难度大的我迅速联系找来商业保险和公职人员医疗保险报销单作参照,连夜制作适合本镇合作医疗的宣传材料,同时发动全体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与摸底登记。然而就在工作接近尾声时,我发现两项统计数据农户登记顺序不一致,虽然是个小问题,但后期村民在查询报销数据时容易产生混淆,于是我立即联系各村干部进行返工。事后我很自责,自问工作为什么谋划不细致?为什么急于赶进度不考虑长远?在这样的不断反省中,我仔仔细细完成了后续工作。还记得2006年最后一天,偌大的卫生局里,我是唯一一名去领村民合作医疗本的专干,当看到村民们手拿小蓝本露出的喜悦笑容,我深深体会到党和国家富民的磅礴伟力,意识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有成就和价值的事。

  如今离开六工镇已经2年9个月,回忆我逝去的青春,回看走过的每一段道路,那点滴时光里的我,曾是一名农税助征员、一名会计、一名出纳、一名驻村干部、一名文化工作者、一名合作医疗专干、一名督查干事、一名纪检干事。有幸通过公开招考成为正式干部,在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后,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党员领导干部。曾经那个选择基层的中专生,或许不及别人那般聪慧和优秀,但我不甘于平凡,不断地超越昨天的自己,翻开那一本本取得的证书,那里有我从姑娘到为人妻母,从尽责的女儿到5年前永失女儿身份的无悔青春,这是我奋斗的半辈子,也是我和乡村热土相恋的16年。

  我很自豪,我是农村建设与农村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年轻的朋友们,基层工作经历是丰富人生的画笔,愿你们投身基层一线,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踊跃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诗篇。
发布人:归零初始 发布时间:2020-10-27 10:19 收藏 阅读人次:5735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