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公文写作的“理”“简”“情”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委组织部 黄缤娴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机关公文作为党政机关表达意志、传递信息、办理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它一方面服务上级决策,一方面指导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掌握好这“上下两头”之间的平衡是一篇公文的关键,一篇好的公文应是领导满意、基层干部爱看、广大群众爱读的文章。

  以“理”服人,把实际的问题放在前面,让人一眼看到想看的。

  所谓“以理服人”,这个“理”就是起草一篇公文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主题,这个“理”要突出公文切入的实际问题。上传下达、商讨工作、沟通情况、思想动员等各类公文,无不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到解决实际问题落脚。大部分人对这个最简单的道理理解领会并不透彻,起草文件、讲话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动辄夸夸其谈、洋洋万言、无病呻吟,只顾用华丽的词藻或是庞杂的材料“展示”自己的“文字功底”,全不问有用无用、实用不实用、能用不能用、管用不管用。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读过之后根本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没有摆出清晰的观点,没有突出实际的问题,就失去了一篇公文的思想和灵魂,达不到一篇公文应有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因此,一篇公文要围绕展开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其语言主旨鲜明,指向准确,简明扼要,精练得当,给整篇文章树好“风向标”,挥好“指挥棒”。

  以“简”悦人,用通俗的语言简明阐述,让人一眼看懂想看的。

  按照传播学理论,信息的传播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信息越简洁,受众解码才更容易。然而,现在有些公文甚至有几十页,让基层干部群众花大量时间“挠头苦想”“雾里看花”;再或者有些公文含糊其词,语焉不详、文不对题,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一篇公文又长又空,通篇充满高级专业词汇,只会让基层干部群众“望而却步”,阅读起来“饱受折磨”。一篇公文应当做到简明扼要,不写多余的空话,不写没有根据的话,不写自己没弄懂的话,更不写基层干部群众看不懂听不懂的话。提笔前,缜密思考,想明白再写。提笔后,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抓住要害,高度概括,控制展开,干脆利落。最后再精心修改,反复锤炼,把想要表达的观点用最短的篇幅阐明清楚。

  以“情”动人,用平等的口吻沟通交流,让人看一眼就接受的。

  一篇公文也是可以饱含情感的,不论是做工作部署或者传达材料,感情的注入无疑是令人动容的。一方面,在口吻上,要时刻记住这篇文章所面向的是谁,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就应当用与之交心、朴实无华的语气,把材料写出感情,让文字充满吸引力,让干部群众愿意去看去了解,其中所讲的东西才容易被接受。若是一篇公文缺乏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感染力,其执行效力必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观点表达上不能强硬,要以辩证的方式、交流的口吻。若是极端强势的文字,强加思想,不留余地,干部群众只会唯恐避之而不及。一篇好的文稿应当让人读着悦心,听着得劲,看着舒服。

  公文的“理”“简”“情”,实际问题为基础,简明扼要为重点,情感注入为灵魂,三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既是一篇公文的写作要求,也是检验一篇公文是否切实有效的标准,更应是每一位笔杆子的自觉追求。
发布人:12371网友7qdd92 发布时间:2020-11-11 11:29 收藏 阅读人次:8748

初审:张兵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

112371网友8htyom发布时间:2020-11-12 15:11

公文的“理”“简”“情”,实际问题为基础,简明扼要为重点,情感注入为灵魂,三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既是一篇公文的写作要求,也是检验一篇公文是否切实有效的标准,更应是每一位笔杆子的自觉追求。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