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党员干部要善听群众“吐槽”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委组织部 王攀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那个路口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太短了,腿脚不便的估计走到一半就变红了”“那条街景观树的支架都占盲道了,就不怕盲人撞上去吗”“街边步道不少砖都松了,雨天和雨后一不注意就踩上‘暗器’,砖缝里的泥水直接溅一身”……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群众这样的“吐槽”,但仔细想来,这些“吐槽”看似不经心,很多却是地方工作不够到位、不够细致的表现。

  群众“槽点”是实现社会精细化治理的关键点。近年来,不少地方立足群众的“槽点”,创新实行基层社会“微治理”,为群众提供了更多亲民化便民化的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赢得群众一片“点赞”。有的地方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吐槽找茬”窗口,群众在遇到“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时,就可以直接到此窗口“吐槽”,问题很快就会得到满意的解决,更进一步压实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在家指导孩子“上网课”的家长吐槽“流量不够用”,有的地方就推出了“网课专属优惠流量包”,并针对贫困学生群体推出免费使用包,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正确认识群众“吐槽”,着力解决群众“槽点”,在“槽点”中求进步,在“槽点”中求创新,才是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正确路径。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很多时候,群众的“吐槽”实际上是对地方工作不满意的一种“无奈”表现。群众的“槽点”必须充分重视起来,忽视群众的“吐槽”,不止是作风问题,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的体现。党员干部干工作,要多深入群众听“吐槽”,多把群众请进来“吐槽”,要把群众的“表情包”当做工作的“风向标”,用群众的“脸色”来检验工作的“成色”。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搞好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研究中密切联系群众,认真问一问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听一听群众想的愁的盼的,让群众来“吐槽”一下身边还有哪些“细节”亟需改善,哪些工作还存在瑕疵和失误,哪些政策在执行中变了味、打了折。要善于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谋事情、做决策,干工作从群众满意之处干起,抓整改从群众不满意之处抓起,认清群众“吐槽”背后的实质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勇于担当作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凡事为群众多想一步、多走一程,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

  一件件的群众“小事”叠加起来,就是关乎国家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这些看似随意的群众“吐槽”,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解决,就会不断累积恶化,成为社会治理中的“痼疾”,进而影响到地方整体形象和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到群众对地方干部的认可度。社会治理,人人都是参与者和监督者。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当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在“细”处着力、在“小”处作为、在“实”处见效,切实把群众的“槽点”变成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的“槽点”变成干事创业的“闪光点”,用不怕烦、不怕难、不怕苦的闯劲,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人:23克拉 发布时间:2020-11-16 17:40 收藏 阅读人次:3127

初审:向阳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