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基层扶贫干部的“老父亲”情怀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肖吉五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我身边一位扶贫干部在2018年6月自愿请战作为四川省综合帮扶队一员,来凉山州甘洛县,重点聚焦文化旅游,开启了充满情怀的综合帮扶工作。他谈起初到甘洛时印象最深的情景,是在2018年9月10日第一次到甘洛波波乡看到的,也更让他意识到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

  他早就听说了波波乡出门走悬崖、赶集来回“两头黑”的艰难出行状况,当天早晨7点就从县城出发了,去往波波乡的公路等级较低,道路路况差,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进入一户农户家中,看到的生存状况,让同样来自农村的他感到了震惊,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那家贫困户居住的是土墙房和木结构房子,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电器,没有厨房,菜板放在地上,剩饭剩菜也搁置在地上;房间里摆了一张床,白色的蚊帐已经被油烟熏得黢黑,床上堆满了衣服,家人吃住都在一间屋里,卫生条件极差。更让人心酸的是,这样的贫困户并不是少数。

  他说,那一刻自己是失落的,没有想到当地的条件会如此落后。可是他没有就此气馁,而是暗下决心,纵使是“穷山恶水”,也要看到“柳暗花明”。

  三年来,他坚持“干”字为重,见证了当地旅游景区创建正在实现“零突破”。甘洛县原是全州为数不多的没有A级景区的8个县之一。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和业务,他自己加紧熟悉、积极推进,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在他和基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甘洛县采用EPC模式打造了梨李芬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1家五星级农家乐,3家四星级农家乐。他说,看到这些项目一个一个落地,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长大,还长得很好,有一种“老父亲”的成就感。

  三年来,他坚持“民”字为本,实现了扎根基层、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使命提升。除了参与项目扶贫,他还主动承担了10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每日30多公里的山路,日出而起,披星戴月,一户一户地嘘寒问暖、事无巨细,在看到帮扶对象有发展家庭经济的愿望,他自掏腰包为他家送去20只鸭苗;看到贫困户家里生活用品紧缺,他协调社会帮扶力量为10户贫困户送去了毯子、床单等物品;看见贫困户独居在家,无力购置家具时,他发动大学同学捐款,为其送去了沙发、茶几、电饭煲被套等生活用品。他说:“只要他们有想要改变生活的想法,我都会尽全力支持。能亲眼见证他们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是由衷欣慰啊!”“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百姓有困难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三年来,他坚持“严”字为要,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了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身来到甘洛综合帮扶,他坚持事事处处慎独、慎初、慎微,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在项目推进中,无论项目资金量大小,一律按照相关程序推进,从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行为。他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读经典、悟道理,并以“沫水悟道”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感悟。只要提到他,同僚们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真正做到了清清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他说,要让自己可靠,百姓才会愿意依靠。

  他说,每每上山时,都会看到吉日波山,那是彝族的神山,而这三年来,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老父亲一般,和吉日波山一起见证着甘洛的变化,收获了“我家有子初长成”的喜悦。从政策到实践,他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脱贫攻坚的决心;从成都到甘洛,他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从机关干部到扶贫工作者,他深深被脱贫攻坚总攻部队的战斗热情而感染和鼓舞。

  三年后,旧貌换新颜,他看到了“柳暗花明”。
发布人:12371网友po25vs 发布时间:2020-11-20 11:27 收藏 阅读人次:1538

初审:图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