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湖南安乡:脱贫攻坚似光 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湖南省安乡县委组织部 安组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深柳镇系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城所在地,2008年10月10日由原安尤乡和城关镇合并而成,是一个城乡各半壁江山的乡镇。该镇只有面上村和贫困户,没有贫困村,有贫困户573户,1671人。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帮扶干部和扶贫政策的扶持下,贫困户的生活日新月异,有了很大的变化。

  洁琳上幼儿园了。贫困户胡洁琳是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女孩,妈妈精神二级残疾,常年漂泊在外,她2016年6月出生,出生证上生父一栏中没有任何信息,自出生后由60多岁的外公外婆抚养,一家人靠外公种菜和低保金勉强维持生活。到2019年开学季,洁琳已经3岁多了,如果家境好一点,她也应该蹦蹦跳跳地去上幼儿园了。为入园一事,村扶贫专干陈伟专门到洁琳的家里去做了工作,可是洁琳的外婆杨金秀向村扶贫专干诉苦,说公办幼儿园每学期需要缴纳学费2500元以上,家里实在负担不起。村扶贫专干陈伟将这一情况汇报告给镇扶贫办。“洁琳必须上幼儿园,学费问题由我们来想办法。”镇扶贫办的干部毫不含糊。联系幼儿园、寻找爱心人士、垫付学费,镇扶贫办忙前忙后,直到把胡洁琳送到幼儿园,大家的心才落了地。洁琳入园后,在镇扶贫办的努力下,先后得到子午儿推爱心团队、县妇联“好好成长”儿童基金、“凯斯助春蕾”助学基金的赞助,但是对洁琳而言,进园学习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她今后的学费问题怎么解决,是扶贫干部心心念念的牵挂。2019年12月,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民政局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出台了生活资助方面的新政策,如果申报成功,就可以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问题。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扶贫干部的耳朵里。扶贫干部闻风而动,着手相关的准备申报材料。12月25日至26日,镇扶贫办、镇民政办、镇妇联联合组成专班,顶着风雪来到胡洁琳家里召开座谈会、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填写申报表。帮扶干部还亲自到民政局相关股室汇报胡洁琳家里的特殊性,希望得到局领导的重点关注。经过层层申报审批,洁琳获得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格,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补助由原来的150元增加到950元。当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发放到位时,洁琳的外婆杨金秀可高兴了。她说孙女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有着落了,她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她再也不用为每学期的学费而犯愁了。扶贫干部每每上门,杨金秀都是感谢当先,明眼人看得出,她的这种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小明住上了亮堂的新房子。施小明是个尿毒症患者,已经患病多年,每周需透析3次,日子过得很艰难。因为尿毒症,他丧失了劳动能力,掏空了本就很一般的家底,而且妻子也离他而去。2014年以前,他的心愿是好好活着,看着唯一的女儿渐渐长大。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结对帮扶干部入户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随着相关政策落地,施小明日常的医药费开支变少了,已经成年的女儿也能出去打工挣钱了,这个时候的施小明,除了希望自己好好活着外,又有了新的美好心愿。施小明原来的房子是3间瓦房,因为年久失修,房子从漏风漏雨变成了D级危房,天晴时,屋子里面到处是阳光,下大雨时,屋子里面下着小雨,住起来既不安全也不舒适。施小明心里清楚,这辈子自己的身体是好不了了,但是若能住上几天亮堂的房子,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帮扶干部上户向其宣传安居扶贫政策时,施小明希望能早一天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帮扶干部跟他算了一笔账,拆旧建新的话,可以得到2万多元的补助款,女儿打工赚钱了,可以要女儿凑些钱,另外的资金缺口再找兄弟姊妹化点缘,说不定事儿就成了,再说退一万步讲,房子还是个保值的物件,就是借了些外债,等他百年之后,其女儿还可以通过变卖房产来偿还借款啊。帮扶干部的一席话,让小明下定了拆旧建新的决心,女儿和兄弟姊妹都非常支持他的决定。2018年年底,他拆了旧房子,开始动工建新房。虽说在建房的过程中,他也时常为钱的事犯愁,但是在众人帮助下,一套面积为90平方米的新房建起来了,房子建好后,亲朋好友帮他添置了必要的家具和生活用品。2019年年初,施小明从哥哥家里搬到了自己的新房里,过上了他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坐在窗明几净的客厅里,他感觉幸福极了。

  春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年近50岁的春梅,年轻的时候就是个胆小、少言寡语的女孩。她的老公是外地人,成家之后,她被老公带到外地过了几年日子,回来以后就精神失常了,没有人知道她在外面遭遇了什么,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母亲在世时,春梅还是有饭吃、有衣穿,日子还过得去,自母亲过世后,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日子也越过越凄惨。她一个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不出门,靠父亲每天送点饭菜度日。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她的现状才得到改善。当扶贫干部来到春梅的家里了解情况时,看到她家里只有一张床,床上连床棉絮也没有,堂屋里一张黢黑的桌子上摆着一些饭菜,有两个碗里的饭菜还长了霉,房间里混合着大小便的怪味。大家在屋前屋后找了好几个圈,才在床底下找到了像“野人”一样的春梅,衣服脏兮兮的,一头成团成缕的长发盖住了她整张脸。可能是太久没有与他人交流的缘故,她手拿菜刀,不允许大家靠近,还嘟囔着“砍死你们”。春梅这般模样,送精神病院治疗才是上策,可要走这条路,就得先办好残疾证,然后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转特困,只有这样,才不会给春梅的老父亲增加额外经济负担。在办理相关申报手续时,帮扶干部才得知,春梅的户口早已注销,身份证还是第一代。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大家分工协作,按规定为春梅恢复户口,帮她理发、洗澡,到政务中心办理身份证,开具残疾鉴定表,办理残疾证。一个月后,大家还请精神病院的医生亲自出山,用专车把春梅接出来进行系统治疗。入院两个月之后,扶贫干部到医院了解春梅的情况时,医生高兴地说,她现在很“听话”,吃饭穿衣基本上能够自理了,而且晚上也知道上床了,刚来时都是坐着睡,现在能正常躺着睡觉了。这个好消息传到春梅所在的村子里,大家都说,脱贫攻坚工作,让春梅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冬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张冬华今年47岁,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还干些见不得光的事,服刑10多年,妻子走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里,可以算得上妻离子散。好在张冬华服刑这些年,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暗暗下定悔改的决心。等到他2015年刑满释放时,他多了一个贫困户的头衔,就在他不知道如何开始新的生活时,帮扶干部为他指出了人生的方向。冬华一回家,帮扶干部就第一时间赶到他家里,与他促膝长谈,谈生活、谈打算。帮扶干部希望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先老实安分地呆在家里发展生产,尽孝顺父母、抚养儿子之责。冬华郑重地向帮扶干部承诺,从今往后一定安分守己、本分做人,勤劳致富。这些年,冬华一直踏踏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2018年,当帮扶干部向其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后,冬华觉得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这些年,冬华一直想搞点副业,正愁没有启动资金,他通过自己贫困户的身份向银行申请两年期贷款5万元,开始发展养殖业,他养鱼、养牛,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年,他收获了回家之后的“第一桶金”。2019年,冬华在养殖之路上继续前行,天天扑在生产发展上。他的勤劳肯干得到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冬华现在真的变了。冬华的改变让他再次收获了爱情,小他12岁的重庆女子高某走进了他的生活,成为了他的妻子。2020年,干劲十足的冬华夫妇再次贷款10万元,养鸭近2万只。冬华说,是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圆了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梦。

  洁琳、小明、春梅、冬华,就是深柳镇1671个贫困对象生活变化的缩影,正如洁琳的外婆所言,脱贫攻坚似光,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发布人:一揽清风明月 发布时间:2020-12-8 08:38 收藏 阅读人次:1628

初审:汪青雷 编辑:礼嘉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