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头羊”致富撬动沟头“爬坡上坎”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覃安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覃德江,今年54岁,2013年被选为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波阳镇田湾居委会沟头组小组长。也是这一年,因孩子上学致贫,被纳入国家扶贫系统。起初,他并不愿意被贴上“贫困标签”,但转念一想,现在是小组“领头羊”,只要能脱贫,把孩子供出来,找到好工作,就有底气引导乡亲们重视教育、发展产业、勤劳致富。

  知识改变命运

  乡亲们历来不重视教育,觉得读书无用,浪费钱,不如早点外出打工挣钱,还常说:“读书穷得叮当响,不如打工日子爽。”但他不这样认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像他这样,世代生活在山沟里的贫困户,若不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就永远走不出大山。因此,他和妻子常年在建筑工地务工,目的是挣钱供孩子上学,改变他们“难走出大山”的宿命。好在两个孩子争气,女儿成为组里第一位女大学生,儿子成为第一位重点大学生。刚毕业,他们便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两个孩子努力的努力和收获,让他更加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必须要想办法扭转鼓励孩子外出打工的思想,让大家重视教育。

  勤劳创造幸福

  人不可傲气,但不能无傲骨。2015年,覃德江户终于撕掉“贫困标签”。这两年,他们从未向党委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

  有时候,命运也会和努力的人开玩笑。2018年,在工地务工的他意外从楼上摔下,脊椎压迫性骨折,幸好抢救及时,手术后很快恢复了,但医生叮嘱,不能再干重活。这个消息犹如当头一棒,砸狠了靠劳力吃饭的他。回家静养期间,他每天像废人一样躺在床上,但他并不甘心,起了养猪的念头。第一年养了10头,算下来挣了两三万。

  2019年,尝到甜头的他和妻子商量,把猪圈改扩建,养60多头,这一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涨到近30元一斤,除去修猪圈支出和成本,净赚近20万。

  2020年,国家出台支持养猪的好政策,他同朋友合伙,每人出20万,建起占地600多平米,年出栏500余头的养猪场,每人养100多头猪,加上家里散养的80头,除去成本也能赚30几万。

  他总是对街坊四邻说:“你们看我,无论命运怎么捉弄,只要双手勤劳,就一定能脱贫致富。”

  携手共奔小康

  当选小组长那天,他便表态,“只要我能脱贫,就一定要把头带好,让大家共同奔小康。”

  2015年,居委会来宣传,要在沟头组发展核桃种植,但路不通,种了核桃也运不出去。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乡亲们不认这个理,他们只认,修路别让我出钱,别占我家地。无奈之下,他只好东拼西凑了1.3万元,用自家肥沃的平地换了修路占的山地,发动群众出工出劳,打通了这条“致富路”。

  因修路这事,乡亲渐渐信任他。他逢人就说,“读书真有用,我两个孩子都找到好工作了。”

  为鼓励小孩认真读书,他承诺,“只要娃娃些在学校考前三名,我个人奖励50元;考上大学,奖励200元。”通过一次次做思想,点点滴滴鼓励,越来越多孩子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2020年,养猪养出经验的他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发动大家一起养。乡亲们担心无技术、无销路,他便承诺出技术、找销路,这才让大家打消顾虑,养起了猪。

  一晃七年过去,在他的一次次尝试后,他用一串串数字做了“证明题”,告诉大家,重视教育、双手勤劳、发展产业能拔掉“穷根”。

  “看,沟头在覃德江的带领下,家家都成养殖大户了,听说一年能出500多头肥猪,纯收入一百多万,光养猪人家都收入过万了……”“听说好几个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在外面有工作了……”邻村的人口口相传,“这下沟头爬坡上坎了。”
发布人:郡郡不是郡主 发布时间:2020-12-15 12:00 收藏 阅读人次:3490

初审:安可欣 编辑:李一画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