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摆早村的“修路书记”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徐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王兴华是来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一名干部,从2016年3月起,他便开始驻村扶贫工作,青岩镇的摆早村是他担任驻村书记的第三个村。

  走访,不得不修的路

  2019年王兴华按照组织的安排,来到花溪区青岩镇摆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也是他帮扶的第三个村子。摆早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虽然紧挨青岩古镇,但村里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村里的基础设施、村寨道路、生产机耕道严重破损缺失,产业发展滞后。王兴华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情况、大走访。当王兴华和驻村队员走访贫困户陈国云家时,大家傻眼了,没有路到他家,只能从田埂上走过去,时值雨季,工作组的队员们根本无处下脚。村民陈国云本人残疾、单身,进户路还如此困难,艰难的现状刺激着王兴华,摆在他面前最迫切的事就是给陈国云修一条进户路。于是王兴华回到所在单位,找领导帮忙,协调了2万元修路资金,为陈国云修好了进户路,剩下的钱也顺便给陈国云修缮了多年的砖墙房。进户路修通,受益的不仅是陈国云一人,也方便了附近有田地的村民。良好的反馈让王兴华决定摆早村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修路。


村民陈国云家进户路修建前后

  修路?说起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

  确定工作重点以后,王兴华带领工作组首先甄选出几条急需修建的机耕道和便道。但修一条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资金、土地、人工样样让人棘手。为了解决资金,王兴华一方面一次次回到所在单位,找领导、找企业自筹;另一方面和村支两委密切配合,找村民商量解决,并动员村民投工投劳。资金和人工问题被逐一化解,但土地问题又横亘在眼前,有些机耕道原路基过于狭窄,如果只在原路上整修,车子还是无法进入,那修路的意义并不大,但拓宽路基势必会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占用的土地是没有任何资金补贴的。土地是农民的根,谁家愿意无偿出让呢?这下王兴华也犯了难,但路还是得修。于是王兴华带领工作组一家一家上门反复做工作,并和村支两委协商出具了一份协议,以协议的方式向村民保证修路占用的耕地依然属于村民本身,这样的方法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修路的事才走上正轨。


拓宽后的生产便道

  带头做,村民积极响应

  欲加速、先修路,知道这个道理的不只是王兴华和工作组,村民们也个个都是明白人。当王兴华领头开始修路以后,村民们的积极性也是王兴华万万没有想到的。进山便道修好以后,几个村民小组长主动找到王兴华,希望将生产便道继续往山里修。于是村民们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主动出让土地,很快就在山坡上修起了毛坯路。看到村民们的主动性,王兴华也深受感动,又跑区里协调,最终区农业局拨款,将村民们修建的毛坯路全部硬化,以前只能单人通过的山道,现在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地里。

  五条路,村民的致富路

  一路通、百业兴,路通了,产业的发展也就有了可能性。不到一年时间,王兴华带领村民接二连三修起了串户路、机耕道、生产便道共5条,一条条路就像一根根毛细血管,在村子里延伸。王兴华带领村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地农业,看着村民种植的辣椒、萝卜等作物,沿着宽敞平整的道路一车车往外运,他比村民们还高兴。


曾经的小路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路

  从2016年开始驻村的4个年头里,王兴华共争取协调资金130余万元,帮助石板镇花街村修起了人饮水池、文化广场,为孟关乡谷立村修建了党建广场和法治广场,还帮助建起了山地旱改水工程、西梅种植示范园......谈及这些“成就”时,他说:“其实我做的,是每一个驻村队员都在做的事,我们没有惊天动地,但也能汇流成河,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干好每一件事,脱贫攻坚的硬仗就一定能赢!”
发布人:花溪组工信息 发布时间:2021-1-6 10:28 收藏 阅读人次:3675

初审:图南 编辑:马小哈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