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党员干部对待“真声音”当有真情真意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 郭素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党员干部的身边,总会存在许许多多的声音。这些声音林林总总,有赞同的、反对的,有温和的、尖锐的。不可否认,诺诺之声的确悦耳动听、引人侧耳,而其他的声音则常常会被忽略甚至“过滤”。因为“真声音”自然而发、不经“修饰”,其中揭短或批评的逆耳之言,听起来不好听、不耐听,但这些“真声音”是党员干部了解群众实情、透析自身问题的“源流”与“清流”。因此,党员干部对待“真声音”当有真情真意,要主动收集、解析、回应“真声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拓宽“多声道”,收集“真声音”,兼听知民意。听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党员干部多听、善听,才能知解群众诉求,为民分忧解难。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党员干部要有主动听的意愿和善于听的能力,不能耳听一方、人云亦云,乐于当偏听偏信的“墙头草”,而应当深入群众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组织座谈等多种形式,结合正听、侧听多样渠道拓展“多声道”,全面地收集群众的“真声音”,及时了解群众最支持什么、最反对什么,有什么心头乐事想要分享,有什么生活困难急需帮助,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让所收集的民情有厚度、有实度,以民情民意总领各项工作的开展方向。

  装置“处理器”,解析“真声音”,对症下猛药。群众的“真声音”不能听而放之,要知道,放下的是“声音”,寒了的可是“民心”。党员干部要趁热打铁,对收集到的“真声音”进行汇总、分类,逐项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真声音”背后的“真问题”,把话里的“刺”挑出来,把话里的“茬”找出来,打开天窗“亮”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方能对症下药、猛药除疴。在解析“真声音”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善于提炼出群众的观点和建议,以分析的结果为决策参考,强化整改方向与工作举措;还要敢于较真碰硬,对问题不躲闪、不逃避、不拖延,坚持抓早抓小,打破问题的“原形”,找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质的问题。

  建立“回音壁”,回应“真声音”,务实暖民心。党员干部聆听“真声音”绝非一时起意,走个过场;回应“真声音”自然也非一时用功,摆摆造型。党员干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聆听、多交流、多回应,让言语上的互动和行动上的回答给予群众满满当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人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是因果句,更是条件句。只有对群众的“声音”念念不忘,将群众的一字一句听得真切、记得真切,才能在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大事中有饱含深情的“回音”,党员干部把群众的声音装进心里,就要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党员干部把群众的问题看在眼里,就要把民生诸事抓在手里,在角色担当中体现出实干精神与务实作风,将群众的心中诉求转化为稳稳的幸福,能用双手去触碰的暖暖的温度。

  群众的声音饱含着思想与情感,体现的是他们的心理动态,反映的是民意走向。作为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是基本要求更是使命责任,在对待“真声音”时,当怀真情真意,愿听、多听、善听“真声音”,听得进去、听得清楚,有所触动、有所启发,双耳“接过”群众的心声,心中“接过”群众的诉求,双手“接过”群众交托的使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发布人:乌拉娇娇 发布时间:2021-1-12 14:42 收藏 阅读人次:4089

初审:王战坤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