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办事“不过夜” 前行路上只争朝夕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 何竹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近日报道,自2020年12月中旬开始,大连市再次面临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2月26日,东北财经大学官方微信发布的“致全体同学和家长的一封信”瞬间刷屏朋友圈,阅读量达到“10万+”。这则题为《东北财经大学:回应学生诉求“不过夜”》的新闻,报道了东北财经大学针对学生在学校微博“纷纷留言,表达对学校假期安排变化、校园封闭管理、核酸检测费用、退票损失等方面的意见”,并上了“热搜”的情况,结合学生诉求,迅速制定方案,针对学生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落实,只用了3个多小时,学生们就从对学校的抱怨吐槽转为对学校的称赞。这种不让问题“过夜”的工作作风确实值得倡导并践行。

  古人云,“今日之事今日毕。”我们都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的问题,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东北财经大学从问题上“热搜”到问题“反转”实现得如此迅速,让学生(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是提高学校公信力的有力举措。推而广之,就基层工作而言,让群众的事“不过夜”对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群众提出的,都是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干部倘若办事拖拉,甚至光承诺不办事,那就会让公信力大打折扣。

  现实中,确实有些领导干部,面对老百姓的大事急事闹心事,总因“工作忙”而一拖再拖,最终导致干群关系恶化,工作不好开展。我们试想,要是我们的领导们都让事情“不过夜”,即使没把事情办得最好,我们的老百姓也是理解的,甚至还会一起来出谋划策。这样,就算把事情办砸了,大家都不会骂你——至少你的工作“曾经拥有”过。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等之所以倍受百姓的爱戴,那是他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有时是彻夜不眠换来的。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算卖红薯,也都要“及时”,才卖得出去。在古代寓言“亡羊补牢”中,那个丢失了羊的人,在知道了羊被狼咬后,并没有等第二天,而是及时地把羊圈修补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反之,倘若让问题“过夜”,那就过了“今夜”有“明夜”,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呀!如果那个丢羊人也像我们个别领导干部那样,因“忙”而不“及时”修补羊圈,其结果是可能不但没有了羊,而且还乐坏了狼。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特别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像东北财经大学解决学生诉求那样,让群众的事“不过夜”。这种难得而又可贵的工作作风,是珍惜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践行为民初心的具体体现。“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党员干部们更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群众的事“不过夜”成为工作常态,从而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走向诗和远方。

发布人:云天一鹤 发布时间:2021-1-14 08:08 收藏 阅读人次:3838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