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解锁走访慰问新模式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 樊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走访慰问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对促进党内和谐、凝聚发展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走访慰问不是摆拍作秀留痕,而是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方式,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走访慰问走深走实,常态化推进。

  “走”近群众。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党员干部就要走遍(村)社区的每一户,具体到(村)社区每个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要坚定践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走访慰问,走近群众,走进小区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身边,让党的关怀“飞入寻常百姓家”,常驻人民群众心间。

  “访”察民情。“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因此,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是党员干部工作的重点。各级党组织要搭建干群关系“连心桥”,让党员干部当好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在访谈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放低姿态、放下身段,走近群众,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叙家长里短,掌握民情民意和百姓实况,为制定惠民利民政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要通过听民声、解民忧、察民苦、纾民困,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决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

  “慰”藉民心。走访慰问是一种物质关怀,更是一种精神慰藉。不少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时经常手提“米面油”到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家里绕一圈就算了事,没有将“慰问”的实质领悟到位。在走访慰问的群众中,一部分是物质生活困难,一部分是因为缺乏谋生技能,一部分是因为生病无人照料,一部分是因为独居家中精神孤独,党员干部要通过日常工作和走访慰问了解群众生活实际,因人而异,因人施策,不能让“慰问”千篇一律,泛模式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物质生活、工作就业、精神生活等多方面入手,让走访慰问真正发挥实效。

  “问”需于民。慰问不能有“慰”无“问”,“慰”是一时的关怀,而“问”才是长久的帮助。要彻彻底底地转变“官本位”思想,由过去的“群众找干部”变为如今的“干部找群众”。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小区院落,脱鞋下田,上门问诊,主动了解群众所需所求。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民生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了解医疗、住房、教育等各项便民惠民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在“问”的过程中了解群众的“不满”以便日后改进,要在“问”的过程中了解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让群众的满意度成为检验党员干部政绩的“试金石”,为各级党组织考核任用干部提供有力依据。

  人民群众是水,党员干部是鱼,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走深走实群众路线,用好走访慰问这一法宝,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走访慰问“走”出经验,“访”出民情,“慰”出真情,“问”出实况,发挥实效。
发布人:蓉儿 发布时间:2021-1-18 09:20 收藏 阅读人次:3612

初审:汪青雷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

1关山雄鹰发布时间:2021-1-18 15:38

“走”出经验,“访”出民情,“慰”出真情,“问”出实况,让走访慰问效果更明显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