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甘肃通渭:“工匠精神”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委组织部 李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职业教育不仅是精准扶贫的“快车道”,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甘肃省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教学效率为前提,办学能力为关键,就业安置为导向,精准脱贫为目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发掘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动力。新建虚拟现实技术(VR)实训室、智慧录播教室、电子阅览室、超星“一平三端”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变“重复乏味”教学为“生动有趣”实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新媒体平台由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会话交流、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更有弹性、更具创意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内部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专业设置,提升办学能力。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因时应势,依据企业岗位标准,结合本土资源,校企联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企业学徒方案,联合开发“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艺、电子技术应用3个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口”,地方特色专业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分层次分类别设置专业,现有8类11个专业,促进了专业规范化建设和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有效衔接”。

  加强校企融合,搞好就业安置。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认定。坚持德技并修、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办学方向,“引企入教、引教入企”,构建深入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注重发挥企业优势、参与管理企业项目,用企业化的标准共建实训性的生产基地和教学中心,建成了建筑技术、电子电工、机械制造等专业实训基地,实现企业与学校在风险和利益的共担共赢,抢抓改革发展机遇,大力弘扬“耕读、坚韧、进取”的通渭精神,打造“技能通渭”的招牌,为学生积极搭建安置就业与企业用工“直通车”。

  开展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学校承担各类社会培训共计3000多人次,派出252名学生完成东西协作顶岗培训工作。积极对接部分企业,为企业167名员工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走出了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新模式,有效整合校企教育资源,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在“干中学、学中干”,拓展了校企的合作内涵,使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形成“捆绑”发展模式,增强了贫困家庭的自我“造血”功能,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全县精准脱贫,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人:寒风 发布时间:2021-2-2 17:14 收藏 阅读人次:1697

初审:楚搴 编辑:余元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