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摒弃“开会式休息”当从“精”字抓起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先滩镇 何竹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年头岁尾,各级会议较多。聊起基层的会,有位乡镇干部说了句玩笑话:平时工作太忙,有时候趁着去听会打个盹儿,也算是“开会式休息”。不怕错过什么重要内容?答曰:不怕,反正有文件下来;有时候基层都开始落实了,上头才开会安排。

  说到开会,近年来关于开会不在状态而被约谈、处分甚至免职的报道不时出现在各大媒体中,给打瞌睡、玩手机等不良会风敲响了警钟。不言而喻,一场会议要开出效果,人都不在状态肯定是不行的。对于开会不在状态,一段时间舆论几乎一边倒,就是指责参会者不守纪律,应该严肃处理。其实,导致一些同志开会不在状态的因素恐怕和会议内容的枯燥乏味、形式主义严重有一定的关系。这样不“精”的会议,对于忙于平时事务的基层干部来说,稍作“开会式休息”似乎也无可厚非。

  开会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古代的读书学习,讲究的就是“先生讲,学生听”,不管先生讲得怎样,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接受起知识来非常被动,培养的思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与传统教育的整合,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与学生都在“状态”了,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领导干部的各种会议虽然与学生读书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就“双边”这一点来看,确实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也就是说,会议举办者要避免形式主义,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必须开的会一定要“精”,少说空话套话没用的话;而参会者要人到、心到、脑到、手到,结合实际工作思考。这样才能凝神聚力,双管齐下,好会风不请自来。的确,开会的的良好“状态”不是靠举办方一厢情愿可以形成的,必须由举办者和参会者“双边”共同营造。如果一味地将开会时的风气归咎于参会者不守纪律、不在状态,那是有失公允的。其实,只要稍作反思就会明白,一些不太成功的会议,往往“双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台上讲话乏味,莫怪台下瞌睡”,作为主办方,会议之不“精”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基层那些“可开可不开”的会,要求“可去可不去”的人参加,听领导讲一些“可说可不说”的事,有时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吃透会议的精神,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没有吸引力,参会者的激情就得不到有效的调动。如此的会,不开也罢!除了吃透精神,主讲者还要有讲话艺术,让参会者听起来有趣味、想起来有思路、做起来有方法,那他们自然就不“打盹儿”了。

  “开会式休息”虽说听起来有些哭笑不得,但折射出的基层会风令人深思。“文山会海”本来就是基层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倘若长时间得不到根治,则有蔓延的趋势。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别说那种“基层都开始落实了,上头才开会安排”的会议,许多常规性的工作安排也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召开“念文件”的会议。唯有会议的双方都明确会议的任务,切实为大局、为对方着想,才能把会开得“精”。因此,要彻底摒弃“开会式休息”的现象,必须从一个“精”字抓起,从而形成良好的会风。
发布人:云天一鹤 发布时间:2021-2-9 10:08 收藏 阅读人次:3221

初审:王战坤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