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曾州强,是贵州省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干警,也是开阳县冯三镇新华村的一名驻村干部。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开阳县花梨镇建中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2019年2月,经贵阳市委组织部调整,从建中村调整到开阳县冯三镇新华村。
开阳县冯三镇新华村,32个村民组分散在各个角落。为了深入了解新华村群众的困难情况,我开始了挨家挨户地走访。因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隔得比较远,走访工作都需要开车。我的里程从2018年的8万多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3万公里。
通过走访发现,全村13户41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缺技术。针对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我和同事们进行了致贫原因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和驻村组长分别联系了派驻单位和爱心人士,申请到专项资金和爱心捐款。为村里的孩子们购买了学习用品和衣物,为村里的2名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金。
不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在走访时也发现了几家边缘户和五保户生活条件也比较困难。
短时的救助难以持续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我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致认为必须要发展产业才能稳定村民收入。
村民胡光乾曾在外打拼多年,2019年得了肺心病,无奈带着家人回到村中,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妻子的肩上。了解到胡光乾一家的情况后,我便向单位反映,为其申请了4000元的临时生活补助,暂时解决他家的燃眉之急。为进一步帮助胡光乾一家脱贫,又为他申请低保,对房屋进行改造。
除此之外,我和驻村组长还申请到5万余元为边缘户和贫困户购买了床、衣柜、床上四件套、米、油等。
初次到新华村时,村委会办公楼前将近500亩的猕猴桃园引起了我的注意。经过与村委多次协商,于2019年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党支部+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示范带动群众种植猕猴桃。今年猕猴桃喜获丰收,全村共产出30万斤猕猴桃,带动周边160名群众参与种植,全村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
如今,除了猕猴桃,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折耳根、生姜也开始收获。2020年秋冬季,新华村开始发展蔬菜种植,计划通过200亩香葱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各类蔬菜1850亩。现在的新华村产业格局优势日益凸显。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