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

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 冉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凝聚发展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应是每个人的义务。

  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代表通道上,还是从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的民族服饰上,我们都能看到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代言的身影。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昌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我将竹编画《同心共筑中国梦》带到了北京。”作为非遗传人,除了竹编画,杨昌芹还将自己编织的平安扣、竹节杯带上了全国两会。她创建牵手公司,发展竹编工艺,带动当地106名群众就业。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代言,已经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他们声音、身影的背后,是一份以乡村振兴、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初心,是发挥独特文化优势、推动发展进步的时代需求。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成为今天我们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源泉。在华夏大地,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56个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汇聚成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营养,深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前行的精神力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富含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传承价值的非遗文化、民族文化等,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守着“文化富矿”仍受穷,没有变成推动地方发展的“生产力”,让地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进程受到一定影响。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各地应把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作为新时代重要的历史使命,加强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用璀璨的文明之光点燃亿万中华儿女推进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激情,凝聚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磅礴力量。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新时代新征程,要自觉承担起非遗文化的传承、弘扬、守护、宣传的时代重任,才能让非遗文化重新焕发新时代光彩,凝聚民族复兴伟力。在个人层面,应始终注重加强非遗文化学习,自觉投身到非遗文化的学习研究中,真正理解和把握非遗文化的精髓,掌握非遗文化载体的技艺,宣传好非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保护好非遗文化的遗址、技艺流程等,努力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弘扬者。

  非遗文化的传承,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各级各地都应把非遗文化传扬纳入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非遗文化传承的阵地建设,建设好非遗文化场馆,打造非遗文化传播的载体,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育,让非遗文化得以流传,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劲动力。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各地还应把传承非遗文化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处理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发利用好非遗文化资源,发展好“非遗文化+旅游”等乡村振兴产业,开发好非遗文化产品,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文化活力。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非遗文化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的魅力,是中华民族永恒流传的经典和宝贵精神财富,理应得到当代人的尊重与珍视,传承与保护,弘扬与创新。不让非物质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要求,也是时代发展、民族进步的应有之义。
发布人:半坡散人 发布时间:2021-3-9 08:33 收藏 阅读人次:4243

初审:邱莫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