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品尝“丝糕”中的“酸甜苦辣”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融媒体中心 吴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收到一份关于先锋文汇上稿“避坑指南”,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形式展示“丝糕”的形成原因,复活方法、编辑提示等,为广大网评作者“烹制”了一道道美味动人的“文化大餐”。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广大作者可以慢慢品尝“丝糕”中“酸甜苦辣”,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质量、有品质、有温度的作者。

  “丝糕”要吃得“酸”,做一个有思想的网评者。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初入职网评“小白”,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政治理论功底不厚,看见自己刚写的第一篇文章“仅自己可见”时,心里难免委屈和辛酸。因此,网评“小白”在面对“丝糕”时,不轻言放弃,要能吃“酸”,静下心来多思考,多学习。在创作前期,要多收集基层素材,懂百姓酸苦;多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始终用初心和使命鼓舞自己,用为民情怀和党性修养激发自己的战斗力。在创作中期,通过现象看本质,在矛盾中找方法,俯下身子感受百姓的“不容易”,创作出更多赋予鲜活,有思想的作品。在创作后期,注重解决百姓实际困难、传递党的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真正做一名“思想积极”的网评作者。

  “丝糕”要吃得“甜”,做一个有质量的网评者。在网评大军里,有部分网评作者,喜欢写自己极为擅长的领域,得心应手,满心欢喜,但这种初尝“甜”头味道并不能长久持有,我们也会有创作的瓶颈期。比如,自己刚想好的点子,却被别人抢先一步发表出来;又比如,专心创作时,发现自己囊中羞涩,写出的文章无新意,没深度。结果,自己好不容易辛苦写出来的几篇文章,却换来“仅自己可见”或“审核删除”的“小警告”。此时,作者犹如掉进“冰窟窿”,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但笔者认为,我们不妨松松眼,迈开腿,把心中之笔投放于基层,多听基层群众“满腹牢骚”,“从里到外”进行身体革新,加深基层学习的深度,净化思想大脑的宽度,深化高尚情操的广度,真正做一名“人民至上”的网评作者。

  “丝糕”要吃得“苦”,做一个有品质的网评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今在优越环境下,手机、电脑都是人们接触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坚持看书,用心写作的人,却越来越少。特别是当网评作者遇到“丝糕”时,是选择坚持下来继续修改,还是选择放弃,一蹶不振?答案显然易见。我们不妨积攒“边角”时间,完成稿件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坚持反复琢磨,用心创作,相信你从中能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成长。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苦中找乐。从编辑的角度来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撰写不同领域的网评文章,笔耕不辍,方能孕育出有品质的好文章;从受众喜爱度来创作真实文章,让受众从文章中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指导工作实践,真正做一名“内容为王”的网评作者。

  “丝糕”要吃得“辣”,做一个有温度的网评者。在网评大军里,有的作者,文章平凡而朴实,透着光和热,被编辑“选中”成为“幸运儿”;有的作者,文章虽华丽优美,但内容假大空,被编辑打入“丝糕”队伍。如何让“丝糕”从“水深火热”中“彻底翻盘”?笔者认为,我们要不断摸索与创新,一是通过对“丝糕”刀刃向内,跟进修改,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情流露,势必能让自己的文章“上榜”成为“热搜”;二是要始终保持“火辣”的创作激情,相信有一天,是金子总会发光;三是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恒心修炼出最美的“创作曲线”,用心挖掘百姓故事背后的故事,敢于较真,勇于叫板,多写有深度、有内涵的精品文章,真正做一名“知冷暖、贴民心”的网评作者。
发布人:goldjetress 发布时间:2021-3-9 16:31 收藏 阅读人次:2630

初审:图南 编辑:水见文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