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听懂《沂蒙小调》里的“主旋律”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长甸镇政府) 张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沂蒙小调》是山东的经典民歌之一,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当我们重温这首民歌时,仿佛又会回到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时间的长河向前奔涌,沂蒙精神却总是历久弥新。我们要听懂《沂蒙小调》里的“主旋律”,汇聚起更强大的复兴力量。

  《沂蒙小调》里有人民至上的“主旋律”,闻之让人前赴后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一纵队、115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华东野战军总部等曾长期驻扎在沂蒙。共产党人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无论是抵御外部侵略,还是维护全国和平,都是为人民而战,为人民而勇往直前。虽然有成千上万的党员牺牲,但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因为老百姓安全了;虽然有异常惨烈的战斗伤亡,但我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因为老百姓得救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

  《沂蒙小调》里有血肉联系的“主旋律”,闻之让人相守相依。共产党人为人民舍生忘死,人民也用实际行动帮助共产党人共渡难关。在那段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涌现出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王换于是沂蒙红嫂中的一员,她创办了战时托儿所,负责抚养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自家的孩子吃“糊糊汤”,却把奶水留给别人的儿女。这一个个感人故事的背后,是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让天地动容的赤子深情。有了这样的人民,我们的事业哪有不胜利的道理;有了这样的政党,我们的人民就有了最坚实的依靠。

  《沂蒙小调》里有奋斗意志的“主旋律”,闻之让人披荆斩棘。沂蒙根据地时期,物资极度匮乏,生活十分艰苦,战争形势特别严峻。可即便是这样,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却始终在坚持,全力在抗争。“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凑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后方支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沂蒙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英勇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交出了一份“沂蒙新答卷”,续写了又一篇“沂蒙好故事”。
发布人:山水 发布时间:2021-3-26 10:42 收藏 阅读人次:9040

初审:杨南方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