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悟干部待亲之道

北京市密云区教育信息中心 张树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亲情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它可以让人们在生活上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在精神上相互慰藉、相互支撑。党员干部同样需要亲情的雨露滋润。然而,党员干部秉持何种待亲之道,并非小事、亦非私事,这直接关系着家风建设,关系着党员干部形象,影响着民风、党风与国风。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不妨以史为鉴,向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学习党员干部应有的待亲之道。

  严把原则关,对待亲人不徇私情。当年身为八县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竟拿不出一分钱给母亲、婶婶买盐,更不拿钱营救狱中的妻子,他在公与私之间泾渭分明;高中毕业满心指望谷文昌给找个好工作的大女儿,却只做个临时工,没有从“当官”的父亲那里占到任何“便宜”;焦裕禄不徇私情,把自己孩子看白戏的事情拿出来当做反面教材。纵观百年党史,党员干部坚持原则、秉公处事、不徇私情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过于念及亲情,收人情礼、吃人情饭、办人情事、打“擦边球”,由此便失去了原则、失去了公平、失去了群众信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凡事必须划清亲情与原则的界限,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不可因亲情而丧失原则,不能因徇私情而丧失群众信赖。

  严把权力关,对待亲人不搞特权。周恩来同志在“十条家规”中规定,亲人探望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有工作的自己出钱,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当年,刘少奇同志对女儿刘爱琴打电话给中南海汽车队接她离校回家一事断然拒绝,要求其绝不能搞特殊化;时代楷模张富清锁紧国家提供自己的药品,不让子女亲友贪占国家便宜。现实中,在一些亲朋好友眼里,亲人为官,办事方便,甚至有人认为不用白不用、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要知道,凭借亲人的干部身份,抬高个人身价,做事搞特殊化,只会助长党员干部的“官气”,疏远党群干群关系,让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蒙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像革命先辈、英雄模范那样,坚守为民初心,树牢公仆意识,消除特权思想,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当好一个群众满意的“老百姓的官”。

  严把监督关,对待亲人不失管教。当年,毛泽东同志因刘思齐未达到政府规定的结婚年龄而不同意毛岸英结婚,面对儿子的质疑与抵触,他的一句“我的儿子都不带头执行政府的法律和政策,我怎么能去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遵纪守法呢?”一语点醒梦中人;陈云同志告诫子女做人要正直、正派,无论到哪里,都要遵守当地的规矩和纪律;杨善洲教育子女,“别人的东西,即使是一分钱的也不能要。”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管好身边人、身边事,要与亲人多沟通、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做好日常监督;对于亲人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劝止、敢于批评、坚决纠正,决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能迁就溺爱、包庇纵容,否则便会失去党性原则,败坏党的作风纪律,也会让亲情产生扭曲,甚至给亲人带来伤害。

  诚如毛泽东同志秉持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待亲之道,党员干部只有把好待亲的原则关、权力关、监督关,增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修为,才能在家风建设、党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上真正作表率。
发布人:12371网友u0aqui 发布时间:2021-4-15 09:49 收藏 阅读人次:4357

初审:易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