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引流、塑魂、聚气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回龙乡西瓯浦村党群工作者 叶文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活”起来。

  引进产业,让乡村振兴的资本“活”起来。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农村产业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众迈向美好生活最长久、最稳定的命脉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老树新枝”,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在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上不断改进提升,提升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成本、加持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特色产业换挡升级,促使老百姓收入稳定增长。

  “育种蹲苗”,大力培养生态农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之路,促进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插柳成荫”,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在做好市场调查与自我剖析研究之后,大力发展与之亲缘的产业,在发掘农业的本地化、个性化开发上做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聚集人才,让乡村振兴的人气“流”起来。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靠人来推动,没“人气”那就是一座空城,我们要做到“留住人”“引进人”“培育人”,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动力。

  就地取“才”,大力培育本土人才,盘活乡村存量人力资本。根据年龄、技能、文化程度等对乡村本土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层次职业技能培养,形成能战斗的“本土化”人才队伍。

  多方聚“才”,打造“新生军”,激活乡村新动力,深化人才引进政策。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落实综合配套设施等,解决吸引人才来、人才留下来的后顾之忧。

  从小育“才”,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储备更强“生力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健全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智慧课堂等,让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塑形文化,让乡村振兴的精神“实”起来。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对乡村振兴具有引领作用。充分挖掘、保护、传播独特的乡村文化,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让乡村振兴从“面子”美到“里子”。

  依托自然之美。乡村振兴不是一味地复制拷贝,更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要立足现实,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传统手艺、景观文化、乡村习俗等自身优秀文化资源,让乡村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抓实文明创建,建立监管保护机制,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现可持续发展。

  宣传文化品牌。以文化为基石,以多元化、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向社会各界传播乡村的发展和蜕变,提高知晓度,提升竞争力,使乡村文化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兴产业兴文化兴人才,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人:一颗地瓜在树上 发布时间:2021-4-16 09:44 收藏 阅读人次:2326

初审:张兵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