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竹荪发展“三条路” 农村致富助振兴

福建省邵武市沿山镇人民政府党政办 邓梦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知不觉间作为一名选调生在基层已经工作近一年了,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之中,最令我投入与难忘的便是参与到村里特色农产品——竹荪的培育过程中,勤劳朴实的农民们凭借着几条小小“竹荪路”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使我感到乡村振兴在农村遍地开花的伟大实践与美妙之处。

  披荆斩棘,铺陈“砂石”,走向特色种植路。竹荪是一种食用菌,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竹荪的种植对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更不用说将竹荪发展成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了。但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办法总比困难多。村两委领导班子主动作为,带领村民兴办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邀请镇里的农技人员全程指导栽种过程,从搭建菇房、准备栽培料、挑选母种的前期准备,到压块覆土、通风换气等的栽培方法,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汗水。有一次我跟随科特派技术员前往村子帮助农民下料覆土,半天劳动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在大家伙敢想敢拼的劲头和勤劳智慧的双手之下,洁白鲜嫩的竹荪最终培育成功,依靠这一特色农产品,村里开始走上致富路。

  能者多劳,浇筑“水泥”,迈向品牌影响路。正如电视剧《山海情》中凌教授所忧虑的一样:双孢菇种出来了,但是市场却没有打开。我们质量上乘的竹荪种出来了,但是销售市场还不够广阔,品牌名气还没有打响。这条“致富路”还得变得更平坦宽阔。村委会和专业合作社开会民主讨论,一些年轻干部提出通过“互联网+”模式开拓线上市场带货销售;还有人想到打造生产车间、精细加工延长产业链……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建言献策。既然产品已经栽种出来了,就应该抓住机遇大力推广宣传。如今我们不仅积极注册地理标志商标,颁布团体产品质量标准,还大力发展乡村农业休闲、百菇园、农耕文化等系列活动。现在我们的竹荪已经远近闻名,吸引了各地的顾客品尝采购,今后将不断推动着竹荪品牌打造工程的建设,助力村民的致富路更加宽广。

  八方相助,运输“柏油”,奔向政策保障路。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强镇,镇政府通过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项目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较好掌握竹荪的食用菌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同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日臻完善,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的政策。特别在金融支农创新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开展食用菌的扶持政策,为产业提供了专业化、综合性、多功能的技术服务措施。此外,村里还与省农科院土肥所长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正是因为在多个方面为竹荪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先进保障,村民们铆足干劲奔向了政策保障的康庄大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乡村发展促振兴。我们村坚持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在竹荪食用菌的栽种培育中下功夫、办实事、开新局,促进了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在农村大地上开花结果。小小“竹荪路”,我们走出了致富之路,迈向了幸福之路,也奔向了振兴之路!
发布人:邓梦浩 发布时间:2021-4-25 22:00 收藏 阅读人次:2211

初审:张兵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