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年轻干部 从焦裕禄故事品味来“者”可追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人民政府 赵江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你流泪了吗?”在一次集中观看党史学习教育影片《焦裕禄》后,党委书记这样问大家。从电影中千人恸哭、万人送葬的第一幕,到孤身一人拄着木拐凝望黄土沙丘的最后一幕,影片中焦裕禄深入基层、艰苦奋斗、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怎不令人动容?

  焦裕禄从调入兰考工作到牺牲不过短短一年,但这短短的一年,兰考人民就彻底“爱上”他。若说原因,还要从焦裕禄是“三种人”说起。对于环境恶劣的基层,他是甘之如饴的“进取者”;对于艰难的事业,他是攻艰克难的“奋斗者”;对于苦难的人民,他是执政为民的“专一者”。虽然今年的5月14日已是焦裕禄逝世的第57个纪念日,但他作为“三种人”的故事和“焦裕禄精神”仍在流传,也值得今天的年轻干部去追寻、去感悟、去践行。

  他是“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深入基层的进取者,追寻他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的故事。在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焦裕禄是勇下基层、捐躯赴命的典型。焦裕禄临上任前,组织上同他讲:“兰考有三最,第一最苦,第二最穷,第三最难。”焦裕禄却对组织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最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时下,却有不少年轻干部不愿意下基层,不想下基层。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基层远离了政治中心,缺少了在领导面前“走动交流”的机会,“抬头”就能看到人生“天花板”。另一方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基层常态,有些年轻干部觉得基层条件艰苦,环境复杂。殊不知,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野,不能仅把眼界总落在政治汇聚、便捷舒适的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就是勉励我们要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历练成长。

  他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勇担事业的奋斗者,追寻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故事。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兰考正在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在此期间,餐风露宿、废寝忘食是他的工作常态。不幸患上肝癌后,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即便在临终前他给组织的唯一要求也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因为“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正是用这样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艰苦奋斗、何谓责任担当。如今,新征程路上仍还有许多急流险滩要涉、许多硬骨头要啃、许多顽疾难题要破,一点也不能有歇一歇脚、松一松劲的想法。年轻干部要抱定对事业奋斗终生的态度,争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战士,面对苦难不畏惧,面对困难不泄劲,面对磨难不放弃,敢于负责担当,勇于攻坚克难。

  他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负人民的专一者,追寻他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故事。做“不负人民”的专一者,就是要努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焦裕禄正是这样一位好榜样。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常和群众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群众身上沾了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一次,他冒着大雨到梁孙庄梁俊才家访贫时,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话毕,他就把刚拿到手的工资放入老人枕头下。是啊,干部都是群众的“儿子”。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变化,党的群众观念永远不会过时。年轻干部学习焦裕禄首先就要学会涵养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专一劲,既能脚踏泥巴走进千家万户,也能深入群众感知到每个群众心头的冷暖疾苦,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捧在手上。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焦裕禄故事也仍在流传,其中滋味值得我们每个年轻干部去慢慢追寻、细细品味。
发布人:秋风写意青史留诗 发布时间:2021-5-13 09:14 收藏 阅读人次:3637

初审:李爱国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