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适应“新常态”做优秀干部

重庆市丰都县委组织部 谭晓波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八项规定”的出台,是反腐的高压态势,还是对公务员违反自身操守的零容忍,都处处彰显了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在外念“紧箍咒”、内设“高压线”的双重“组合拳”下,旧有的、约定俗成的、暗藏潜规则的工作常态被打破。面对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新常态”,一些党员干部显得手足无措,党内出现了一股“为官不为”“为官不易”的抱怨声音,不是组织上管得严了,就是群众监督得多了,再不就是责任比以前重了,待遇比以前缩水了。

  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这次党史学习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如此看来,那些嚷嚷着“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的干部,是该要醒醒了,该是学学如何解开“旧疙瘩”,适应“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做好“新常态”,摒弃“旧常态”,关键的问题还是在脑子。有些党员干部嘴说千里,思想却还在炕沿上打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便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开这些“疙瘩”,是时下一些党员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适应“新常态”,要在“有为”上下功夫。如何有为,直白点,即是正确的政绩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大的层面,就是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为民族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奉献终身;细处来说,就是用好手中的权力。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各个层面的干部有不同的要求,主政一域者,要俯瞰全局,以实际情况为轴,找出合适的发展道路,要舍得名利,忌浮夸,以长效论英雄;主政一事者,要踏实干事,亲民近民,多考虑群众困难,多研究如何为民服务,多做好事。

  适应“新常态”,要在“为民”上下功夫。党的宗旨确定了我们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勤务员。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正如焦裕禄那般,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事事以群众为先,时时以群众为念,用好手中的公权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为民谋利,才能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

  适应“新常态”,要在“担当”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期的“好干部”要敢于担当,要具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一个有担当的干部,大事上要勇于向前,以国家民族之复兴为己任,只有有了担当,才能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干事创业的的精气神,才能真正为民尽心、为国做事,不然就会变成遇到困难就躲、遇到责任就推的地鼠。

  适应“新常态”,要在“清廉”上下功夫。清正廉洁,既是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党对我们的要求。清廉是公正的前提,只有坚守,人民才能信任我们,才能跟着我们走,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正如焦裕禄那般,“对于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要坚定清正廉洁的信念,思想上戒除贪念,经受住各种诱惑,警惕“小贪无大事”“温水煮青蛙”;行为上不越“雷区”,不压“红线”,效古人“缯尘釜鱼”“敝车羸马”,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干部“新常态”,不但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殷殷期盼,更是新时期合格干部的风向标,只有积极适应“新常态”,方能为国尽责、为民尽心。
发布人:12371网友90chzu 发布时间:2021-5-13 09:25 收藏 阅读人次:1446

初审:李爱国 编辑:慕梓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