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求“同”存“异”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 汪雯珊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各地纷纷选派新一轮的驻村干部到基层一线进行锻炼,这一举措无论是对干部个人成长,还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驻村干部要牢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艰巨任务,驻村也驻心,融情于万物,在工作时实现自身“求同”、在干事上保持自我“存异”,营造勇担当、敢作为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基层一线,驻村干部“求同”在哪里?

  “求同”是“同于群众、化繁为简”。关键在于通过拉拉家常的方式融入群众内部,讲“土话”,以“真”示人,以“情”动人。讲方言,关键要讲大白话。干部能说会道是好事,但切忌咬文嚼字、掉书袋子,让群众听得云里雾里。驻村干部要经常到田间地头、背街里巷,和群众同坐一条凳上,多听、多学、多讲,如此一来,群众语言能力就会丰富起来,久而久之自然能将上级政策“翻译”成方言。驻村干部要切忌“假、大、空”,做到“言之有物,持之有据”。事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吃饭冷暖问一问,被子厚薄摸一摸”,讲贴心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求同”也是“同于基层、感悟文化”,了解当地特色与风土人情。对于基层乡村群落而言,风土人情、地势地貌、基础设施、资源设备各有不同,按部就班地传达实施上级政策是行不通的,有时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状况。如此,因地制宜站在各地的实际乡情出发方能找寻新出路,充分挖掘政策的优势所在,干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的基础不尽相同,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方能各美其美、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就需要驻村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当地的特色,寻觅一条适合当地的乡村振兴之路。

  助力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存异”于何处?

  “存异”首先“异在创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作为乡间新鲜血液,具备卓越的创新能力,可为基层提供发展新点子、谋划新出路,因此,将时代政策拆解成群众乐意听、干部主动学的知识将是驻村干部的一大重任。驻村干部工作中如果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自我封闭,势必难以开展好自身工作,也不利于自身成长。因此,入驻第一线的“士兵们”应有敢于破除陈规的勇气,进一步提高洞察力,增强自身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有效破解基层各种难题。要沉下身心,深入一线全面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在实践中自我提高。

  “存异”更“异在心态”。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用自己干事创业的激情来影响鼓舞基层群众。乡村振兴是一条需要不断开拓探索的漫漫长路,很多文化水平较低、见识比较少的基层群众难免会有“畏惧心理”,害怕自己投入时间、金钱、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驻村干部作为助民富裕的“带头人”“领头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时刻保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用真情实意来感染他们。要充分发挥“引”字功效,言传身教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激励身边人、身边事产生积极影响,形成“党员带头,大家来干”的良好氛围,广大干群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共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发布人:下雨不打伞 发布时间:2021-5-27 08:49 收藏 阅读人次:2631

初审:图南 编辑:礼嘉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