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做一粒用热爱和实践追寻梦想的“好种子”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智创城开发建设推进办公室 陶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我们的印象里,这位“90后老人总是精神矍铄地奋斗在广袤大地上,为让世界人民吃饱饭,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都奉献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然而,“禾下乘凉梦”还未实现,袁隆平院士却已驾鹤西去,像爷爷般一直陪伴我们的他仍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教会我们做一粒用热爱和实践追寻梦想的“好种子”。

  始于梦想,做一粒矢志不渝的“好种子”。袁老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心怀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伟大梦想和坚定信念,扛起“民以食为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杂交水稻定为研究方向,数十年如一日在水稻世界浇灌耕耘。满怀希望的“种子梦”一经播种,就不断生根、开花、结果,他倾尽一生苦心钻研,用科学报国、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人类吃饭问题鞠躬尽瘁。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缺乏的往往是袁老这种为梦想矢志不渝、为事业百折不挠的精神,袁老用一生诠释了对梦想的执著,更是对家国命运的情怀,我们应该牢记他关于“矢志不渝”的精神食粮,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初心永固不更改,向上拼搏不停歇。

  忠于热爱,做一粒努力奋斗的“好种子”。袁老对水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一生都在不断追求水稻高产,达到一个既定目标就会马上制订下一个目标。这种热爱伟大而平凡、崇高而朴实,只要是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无论谁研究杂交水稻他都高兴和支持。他甘于清贫、不计名利,始终保持着真实坦率、承星履草的农民本色,长期驻守农田潜心科研,哪怕经常遭到质疑、误解、失败、挫折,哪怕奋斗的是一条艰辛求索之路,他也从未放弃过,他的目的不是院士、不是金钱,只为粮食丰收、天下安稳。袁老用热爱书写了奇迹,让中国可以用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我们应当牢记他关于“努力奋斗”的精神食粮,为热爱去拼搏,为责任而担当。

  成于实践,做一粒扎根大地的“好种子”。袁老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对梦想的追逐一直付诸于行动,他坚信唯有实践才不辜负真理,敢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怕挑战书本和权威,为攻克难关无数次反复试验,在千百次失败中仍然坚信,战胜饥饿的梦想定会实现。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这一个个响当当的水稻之名背后,是袁老用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不言放弃的汗水在大地上书写出的功勋,每一粒金黄的稻谷都是献给他的勋章。哪怕是病中,哪怕是生命最后一刻,袁老仍时刻牵挂着科研,关心着水稻的长势,他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为科研躬耕田野、全心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也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我们应当牢记袁老关于“扎根大地”的精神食粮,沉下心、扑下身,脚踏实地追逐梦想、成就梦想。

  风吹过稻田,袁老的身影仿佛还走在田间地头,指引我们做一粒用热爱和实践追寻梦想的“好种子”,去收获丰盈的一生,为袁老献上最好的纪念。
发布人:尔之芃 发布时间:2021-5-28 08:45 收藏 阅读人次:2323

初审:楚搴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