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致敬“太行愚公”李保国的“三+”人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王子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李保国,河北武邑人,1958年出生,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认真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三+”人生格外醒目,打动人心。

  向前+向后,其中有格局,有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助手齐国辉说,李老师知道我怕冷,冬天出门前总是提醒多穿点衣服;知道我不吃辣椒,到基地出差时,总是叮嘱做饭时少放辣椒,吃饭时经常说“多吃点,你是干活的主力”;但在报成果时,他却把我们往前推,在荣誉面前从来不考虑自己。先人后己,荣誉面前退后一步,提携后进向前一步,从李保国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学者的纯粹与纯净。不慕虚名、不谋私利,不追求聚光灯前的璀璨,给人以一份宽厚,一份温暖,一份如长兄般的厚道、踏实。这份大格局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人“功成不必有我”无私奉献。“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率领一个团队、引领一项事业,需要如李保国这种关键时刻“跟我上”的精神,需要这份荣誉面前“你先上”的胸襟,进退之间自有格局、气度与操守。

  生产+科研,其中有担当,有共产党人实干奋斗的精神。“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曾经的前南峪村,像太行山其他地方一样,土壤瘠薄,是“石头山”。因为李保国的到来,这里的土加厚了,水留住了,树木的成活率从原来的10%提高到90%,前南峪植被覆盖率达到94.6%。几年下来,前南峪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之一。前南峪不过是李保国奋斗人生的一个缩影。“搞科研就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春播秋收,脚踏实地。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李保国将科研和生产,和太行山区的脱贫攻坚事业紧密相连,以科研助推脱贫、以脱贫深化科研,在学和用之间,用每年“务农”超过200天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侠之大者”,无愧于太行群众脱贫之路上的“新愚公”。

  无私+无利,其中有初心,有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大爱。35年间,李保国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技术类及应用面积1826万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动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如果以名利为追寻,李保国这辈子不必这么辛苦,不必这么劳累,但他淡泊名利,一不拿农民给的报酬,二不要企业的股份。2016年4月10日,58岁的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家人、学生和他太行山里的乡亲们。同事回忆,离世前一天,他还在为课题验收的工作忙碌。他把奔波和忙碌留给了自己,把幸福和致富的种子洒遍太行大地,终其一生无私心、无求利,只为公、只为民,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这一切的背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人民最深沉、最诚挚的爱。李保国以奋斗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应当把论文写在哪里,应当把战位落在哪里,应当一辈子努力追寻什么?

  致敬李保国,向李保国同志学习!

发布人:清风一刀 发布时间:2021-6-15 17:18 收藏 阅读人次:3195

初审:向阳 编辑:马小哈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