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让人才托起城市发展的“诗与远方”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委组织部 徐晓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人才竞争逐渐演变成城市竞争的重要内容。各地城市纷纷加入高层次人才抢夺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优先举措,给户籍、赠住房、奖补贴、送“官帽”等。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给一定扶持激励政策优惠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讲,把优质资源向被引进人才过度汇聚的“盆景思维”难以持续。科学识才,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所有人才比肩而立,定能托起城市发展的“诗与远方”。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长期以来对人才的认定,一直依照学历和职称,大量有才之士因为这两道“硬门槛”被摒弃在人才范围之外。要积极转变观念,破除以往狭隘的人才观。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打破体制机制的“枷锁”。人才建设工作需注重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常规,要摒除“人才必须到场,必须在场”等过时的引进观,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用人新理念。一方面要出台宽松、优惠的政策措施,为柔性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柔性人才在工作中能够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社会兴起关爱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此带动更多人才集聚,形成更多的刚性人才。另一方面,应该以柔性人才的到来为契机,通过柔性人才的“传帮带”,培养出更多的本地刚性人才,达到“引进一个柔性人才,带动一片刚性人才”之效,促进人才使用的良好循环。

  优化留住人才的环境。城市有“温度”,人才有“热度”。各级党组织在提升“硬件”吸引人才“留下来”的同时,更需要打好“暖心牌”解除人才后顾之忧。要优化服务环境,打破部门身份和地域界限,特别是对急需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要特事特办,减少环节。要建立“人才绿色通道”,在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户口迁移等方面都要为优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直达通道。建立联系长效机制,为人才解决日常生活的后顾之忧,真正解放他们干事创业的手脚。
发布人:登高必自zzz 发布时间:2021-7-19 13:39 收藏 阅读人次:2434

初审:邱莫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