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史学习教育

办实事当落地有声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 唐代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厚植为民情怀,在悟中迸发力量,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实践突显担当,让人民群众持久性地当好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出题者”“阅卷人”,着力解决好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办实事落地有“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又见效。

  办实事要听民声应呼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办“民生”实事须先听“民声”,是众望所归。人民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贡献者,任何一个政策好不好,发言权在人民群众手里,只有坚持党心民意同频,从群众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等问题,以“小切口”入手,才能让民意反映上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群众呼声调研”,在群众建议声中发现、总结、凝练出“新做法”“好点子”,才能让民声表达更实际、反映更精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为群众办实事理应调整“姿态”,做到应“声”而为,诚如成都温江区以市民呼、社区应;社区呼、镇街应;镇街呼、区级应的“三呼三应”响应机制,实现诉求的快速响应,让群众“呼声”变成“笑声”。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得出办公室、进得了百姓家门,能够善于听群众话、地方话、家常话,坚持“竖起耳朵”听民声,兼听则明才能更好揪准民声的“风向标”,把民众最关切的利益问题纳入实事“清单”,让民生跟着民声走,做足梳民意解民情的“绣花功夫”,办好实事。

  办实事要问民声有回声。“问”是中医诊病的关键一环,问近况、问症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毋庸置疑,调查研究既是“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一个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基层是最鲜活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问民声,就是践行“深入调研、倾听民声”的为民之心,去学会拜群众为师,放下架子,去“官气”,接“地气”,在“问”专家、“问”群众中“开门问策”知真伪,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规划图”“施工图”,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办实事问民声,更应有“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较真态度,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当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倾听民声,自觉做到“三省吾身”,不断开口学会“问”,让“省问”为民生添色,才能避免“盲人骑瞎马”。于此而言,不管是网上“赶考”,还是实地线下回访,或是现场讲评“考试”,才能真正做到“雁过”有“回声”,民意“提上来”,擦亮“办实事”名片。

  办实事要想民声得掌声。从“想”上“走心”,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做事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身不先,则不信,党员干部只有以百姓心为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才能把群众心声作为第一信号。要办好实事,不止要去弄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的扪心之问,检验是否是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好声一片”,更要思考如何转作风、强担当,做群众的“贴心人”,将“办实事”变成“事办实”。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既要以“实”为名,坚持以民为本思想,做到办事实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也要广大党员干部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当作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行动自觉,主动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去办,站在“家人”角度想问题、做决策,摸清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让更多民生诉求实现“最多跑一次”“零见面”“一网通办”,让“麻烦事”变“方便事”,最终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广大党员干部必然要在持续发力,紧贴民生需求、回应群众诉求中,从心出发、从实着手、常抓常新,去破译为民办实事的“幸福密码”,才能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内生动力,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把实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里的决心和担当。

发布人:缘是小白 发布时间:2021-9-16 08:52 收藏 阅读人次:4340

初审:吴晓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