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从“荒岛”到“宝岛” 致七连屿党工委的信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人民政府 鞠嘉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七连屿党工委:

  2014年7月,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成立伊始,党工委仅有4名党员干部,当时驻地位于赵述岛,垃圾满地、蝇虫乱飞、臭气熏天,岛上“高温、高湿、高盐、强辐射、多台风”、没水没电,条件十分恶劣。2021年7月,再次登上赵述岛,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一座座小岛沙洲串联起来,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轻轻地摇曳在“南海姑娘”的颈项上。10年时间,在七连屿党工委与群众的努力下,实现了从“荒岛”到“宝岛”的转变,七连屿党工委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团结务实、凝心聚力、实干创新的精神,值得广大基层干部学习。

  面对荒岛的艰苦环境,你们带领党员干部发扬迎难而上的“拓荒精神”。起初,岛上的渔民心存疑虑,认为你们带领的这些人都是来走过场的,根本不会带来什么改变。面对种种质疑,你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发动党员干部走到群众中去,与渔民们一起吃、一起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岛上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发动党员干部带着渔民每天清理岛礁垃圾,没有机械设备,就靠人力一车一车地将垃圾拉走然后填埋,最终将堆积了几十年的海漂垃圾清理干净,小岛“旧貌换新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学习你们“以岛为家、自家自建”的理念,真正将基层当作家一样看待,面对基层的艰苦环境,充分发扬基层干部迎难而上的“拓荒精神”,认真解决群众问题诉求,争做群众的“贴心人”。

  面对群众的急难忧盼,你们带领党员干部发扬恪尽职守的“务实精神”。“想渔民所想,急渔民所急”,是党工委刚成立时的总要求。面对渔民通水、通电的问题,经过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在2015年将发电机和海水淡化设备运上岛礁,渔民从此结束了“黑灯瞎火、看天吃水”的日子;面对渔民住房差的问题,你们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克服了材料运输难、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后,渔民定居点保障房于2019年完工,渔民告别了简易棚子,迁入“幸福苑”;面对交通不便的问题,你们带领党员干部采取租赁渔船的方式,免费接送人员和物资,让渔民在岛上能吃上新鲜蔬菜。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学习你们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务实精神”,面对外界条件的限制,始终保持恪尽职守的态度,在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面对匮乏的精神文化,你们带领党员干部发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后。由于岛礁远离大陆,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活单调乏味,为了丰富渔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你们便开始探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岛礁上的“红色基因”,积极开展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旧址、追忆岛礁建设历程等活动,充分引导党员自觉接受党性洗礼,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解读政策、组织文体活动、打扫岛礁等志愿活动,从多方面开展精神文化活动,将精神文明的种子撒遍各个角落。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学习你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在基层工作中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风格”,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来自山东的基层工作者
  2021年10月3日
发布人:笔耕不辍 发布时间:2021-10-3 12:30 收藏 阅读人次:4570

初审:韦卡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