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栽好梧桐树 自有“人才”来

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 楼卓炯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把关键因素“做大”,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让经济“活”起来、发展“强”起来,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

  “开荒耕地”,开发人才培养根基。迈出第一步,到达也是早晚的事。每一块肥沃的土壤,都是从荒地开始的。吸引人才走进来的,往往是这块“土壤”的“肥沃程度”,只有属地加强对人才的培育力度、关注强度,才能犁出肥沃的人才“土壤”。根基强,发展才会强。人才要来乡土,要走进“田间地头”,自然也要有走进来的理由,若这块天地一片“贫瘠”,“黄沙漫天”,“小树苗”“栽”不了也留不住,这片广阔天地,要有可为才能有所为。人才是属地发展的“纽带”,传授技艺需要有好的平台,发光发亮也要有好的舞台,要让发展用得上,成绩看得到。通过人才与培养根基的相互作用,把“土地”的价值挖掘起来,固定下来,凸显出来。

  “浇水施肥”,厚植人才培养体系。面对新形势有直面的勇,也有迂回的智。“开荒”总会遇到坚硬的土块,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来自于属地的文化特性,发展特色,人文情怀,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人才的培养体系发展要有新理念、新思维,时不时“翻翻土”“施施肥”,“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注重开拓视野,把旧体系“翻”出来看一看,新思想“注”进去学一学,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可采取系统化、清单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到技能的均衡发展与特长的精准展现,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交叉互补,把人才的“闪光值”点亮、“技能值”加满,破解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难题,补足快速发展与专业不匹配的短板。

  “墩苗修枝”,扩宽人才发展前景。发展是一纸蓝图,没有标准答案。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路上,少不了修修剪剪。引进人才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得上”,要接地气,贴民心。既要用得上,自然也要用得好,对于引进的人才,要让他们有“放手去做”的雄心壮志,要给足资源、给够空间,更要结合实际需求,要让人才有“天高任鸟飞”的自由感,能学有所用,也要有跟踪培养的目标准则,抓好意识形态,使其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属地要能为他们建立长期规划,描绘发展蓝图,要让发展前景“看得见、摸得着”。如乡村振兴、小城镇规划、文化传承等,精准发力,在引导人才强化归属意识、产业意识的同时,能让他们发光发热,让成绩“口口相传”。

  载好梧桐树,自有“人才”来。要用“开荒耕地”的“引”人决心、“浇水施肥”的培养信心、“墩苗修枝”的“留”才用心,把优秀的人才真正吸引进来,并“心甘情愿”留下来。
发布人:嵊祖轩 发布时间:2021-10-26 09:56 收藏 阅读人次:4079

初审:楚搴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