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内蒙古兴和:“党建+”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委组织部 罗鑫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队伍建设、产业壮骨、文化铸魂、群众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兴和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队伍,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村“两委”换届后,村“两委”成员共有722人,平均年龄43.7岁,实现了一村1名3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一村1名大学生,村级干部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调整优化驻村队伍结构,全县161个行政村重新选派驻村工作队347人。本次调整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力度,选派3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达109人。同时,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以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专业大户为培训主体,开展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培训,着力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有力激发乡村振兴各支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党建+产业,注入乡村振兴“壮骨剂”。围绕县委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两园两区”目标,打造面向首都北京的“大菜园”,立足兴和县独特区位、交通、土壤、水质等优势,打造以北部乡镇特色冷凉蔬菜、南部乡镇特色农产品为主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精准对接北京市场,扩宽产品进京销售渠道,实现从田园到餐桌的“大菜园”全产业发展链条。打造面向首都北京的“后花园”,依托苏木山、察尔湖、桃九花岭等原生态旅游资源,加快发展“绿色”旅游;高起点开发大南山革命老区文化教育基地、七大倾革命烈士陵园等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同时,围绕发展休闲农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卢家营生态小镇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每年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2万元,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文化,传递乡村振兴“正能量”。全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今年以来,分四期举办了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任职暨驻村工作队培训班,共计培训194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等内容,通过强化知识积累,达到铸魂补钙目的。加强党建引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实现了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县乌兰牧骑大力弘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优良传统,创作了《迁新居》《富裕之后》等20余部“三农”题材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群众的精神面貌,积极传递乡村振兴“正能量”。同时,大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活动,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党建+群众,织密乡村振兴“幸福网”。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群众性参与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网格1029个,配备网格员2462名,推动形成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农村群众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新格局。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改造等方面发挥群众力量,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规范整洁向卫生美丽宜居转变。目前,全县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351个,建有废旧地膜回收网点9个,设立地膜防控监测点20个,已回收废旧地膜200吨。同时,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深入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让广大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收获满足感、幸福感。
发布人:大美兴和 发布时间:2021-11-24 10:34 收藏 阅读人次:2222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