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党建引领“123” 为生活减“碳”添“绿”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委组织部 沙仲昱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建立起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的“123”工作机制,科学系统地建成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理提供机制保障,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益提升”,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建引领“一个体制”统筹谋划,垃圾分类开展有力有序。赛罕区严格落实《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由点到面、因地制宜地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社区治理,不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范围,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逐步启动、持续推进形成“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区协同、市场调节”长效机制。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协调机制和监管机制,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公安、城管、接诉即办、环保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力,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市场环境,鼓励更多企业和资金投向生活垃圾处理。以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做好激励制度,形成合理的奖惩措施,在居民素质存在一定差距的客观条件下,实现“激励有吸引,处罚有痛感”。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垃圾分类机制推行成效显著,在垃圾增量突显、医疗废弃物急剧增加的严峻考验下,以良好的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做好闭环保障。

  社区乡村“两个阵地”同步建设,垃圾分类管理科学有效。赛罕区以“科技+管理”模式,在社区和乡村同步推进各类生活垃圾收运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源头分、中端分、末端分”的全链条处理。各级党组织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需求和撤桶并点之间的矛盾,在征求意见后合理选址,以分步启用、分步撤桶的方式实现撤桶并点。通过在各社区(村)投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垃圾分类智能收集箱、加装垃圾投放智能设备、引进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等科技手段,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的覆盖率,实现“源头分”。每类收运车都只能收运其对应的垃圾种类,明确不同的收运主体和收运方式,通过“定时定点投放,定时定点清运、定人定岗负责”,做到应清尽清,实现“中端分”。三座分布式厨余处理站以高温发酵降解堆肥技术、微生物快速降解化水技术、高温好氧微生物降解技术,达到每日12吨处理能力,实现“末端分”。

  党员带头“三股力量”协同发力,垃圾分类宣传落地落细。赛罕区深入持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宣传、设置微信小程序进行答疑解惑、在投放点播放相关视频等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手段,教育引导居民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党员带头、志愿者发力、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垃圾分类从“指间”到“心间”。各党(工)委结合“双报到”“星期六创文志愿服务”等活动,将“垃圾分类 党员先行”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整合各方面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服务活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团日活动、队日活动与垃圾分类宣传主题结合,组织“青年力量”“少年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发放垃圾分类宣传页、向居民宣讲垃圾分类常识。随着宣传和实际操作的加强,居民们纷纷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行动者,全社会“人人有责”,居民“人人动手”,共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发布人:自然 发布时间:2022-3-29 11:01 收藏 阅读人次:3439

初审:李爱国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