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深挖“富矿”焕发乡村“兴”面貌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委组织部 何国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动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作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引”。

  站在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强定力,拿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坚定决心,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行动,抢抓新机遇,把握新规律,激发新动能,深挖组织、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富矿”,提升乡村硬实力,焕发乡村“兴”面貌,加快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崭“兴”画卷。

  深挖组织“富矿”,让班子“硬”起来,夯基垒石塑造乡村“兴”内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组织建设得坚不可摧、牢不可破,发展才有保障,乡村才有希望。要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激活乡村“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乡村情况研究透,把群众想法掌握准,把发展蓝图绘制好,凝聚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参与乡村建设行动,把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强大工作优势,真正让支部走对道路、集体找到思路、党员找到门路、群众找到出路、产品找到销路,让群众腰包更鼓、日子更好、生活更甜,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深挖产业“富矿”,让业态“优”起来,强产富民激活乡村“兴”动能。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一些乡村之所以衰败、破落、萧条,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乡村产业发展缺乏后劲。没有产业作支撑,乡村振兴就只是一个美好的夙愿,可望而不可即。党员干部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优势等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创新业态类型,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倾斜,切实走出一条精准有力、科学有效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真正让群众得实惠,让发展可持续,让乡村更美好。

  深挖文化“富矿”,让风气“正”起来,以文为魂培育乡村“兴”气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存在断代之势;公共文化产品千篇一律,落入俗套之中;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尽显疲软之态,地方文化存续现状堪忧。党员干部要当好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系统挖掘、科学保护、高效利用乡村文化底蕴,传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让优秀的乡风、家风、民风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精神家园。

  深挖生态“富矿”,让环境“好”起来,向美而行扮靓乡村“兴”颜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农村环境不仅关系着农户的家庭美不美、生活的条件好不好,还体现着生态环境优不优,更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足不足。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更要利用好生态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推动乡村生态资源加快发展、自然资本加速增值,实现环境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

  深挖人才“富矿”,让源泉“活”起来,聚才成林点燃乡村“兴”引擎。人才是乡村建设的“第一要素”,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支撑,才能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但是随着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在家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农村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等现象依然普遍。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要始终保持求贤若渴的心态和有容乃大的境界,统筹做好人才“引回来”“留下来”“育起来”等工作,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施才展智、建功立业,让人才真正走进农村、融入农村、扎根农村,着力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切实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抢抓“机遇期”、擂响“奋进鼓”、走好“振兴路”,深挖乡村富矿,提升乡村实力,在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续写新辉煌,努力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发布人:春风化雨 发布时间:2022-6-7 09:02 收藏 阅读人次:2308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