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解决“心问题” 用好“心密码”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委组织部 曾加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据媒体报道,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基层干部身在基层却脱离基层、身在群众却不了解群众的现象,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逐步凸显。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三不”心理状态、“四多”心理压力、“五关”心理忐忑的“心问题”叠加影响。“心问题”已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障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激发和推动基层干部用好“心密码”。

  强化整改抓落实,彻底摒弃“三不”的心理状态,引导基层干部以“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联系服务群众。基层干部存在的不愿进、不想进、不敢进“群众门”的心理状态,除工作任务繁重、抽不开身等客观因素外,也还有作风、感情、能力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作风差的干部,他们把“只密切联系领导,不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座右铭”,只管“上级认可”、哪管“群众呼声”。感情差的干部,“群众冷暖漠不关心,深入基层缺乏真心”是其真实写照,他们“走近”群众却“走不进”群众,“面对面”也很难“心贴心”。能力差的干部,“学习‘标题式’、调研‘浮面式’、工作‘假把式’”是其标准“画像”,“网来网去”“一微了之”成为常用手段,与群众的距离“咫尺天涯”。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学习调研、基层实践、定期走访、问题反馈等事关密切联系群众的常态化机制,积极引导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督促其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真真切切抓整改,实事求是抓落实,彻底摒弃“三不”心理状态,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以“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眼睛朝下抓减负,充分释放“四多”的心理压力,激发基层干部以“尽心竭力”的精神状态联系服务群众。基层干部亲自“登门拜访”群众少的原因,除主观因素外,也还有文件会议多、表格台账多、“留痕留印”多、督导检查多的“四多”客观因素制约,心理压力大,分身乏术。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离不开向基层减负的“大刀阔斧”。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上级机关要建立和完善减负跟踪问效、激励担当作为、常态走访破题等机制,既要在“文山会海”“表格台账”“督导检查”上做“减法”,又要在“带着问题下访”上做“加法”,还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做“乘法”,在“留痕留印”的表面文章上做“除法”,全面释放基层干部“四多”的心理压力,充分激发基层干部以“尽心竭力”的精神状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到既“身入”群众、又“心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完善机制抓改革,多措消除“五关”的忐忑心理,推动基层干部以“独具匠心”的极致追求联系服务群众。面对基层干部反映的走进“百姓家门”需要跨过精力关、成本关、问责关、能力关、现实关“五关”的当下考题,怎样为基层干部腾精力、供保障、注关爱、放权利、立规矩也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思考研究的课题。通过分析,“四多”的心理压力和繁重的任务让基层干部需过“精力关”;高油价低补贴,甚至绝大多数事业人员“零车补”、“私车公用”的现状导致许多干部难过“成本关”;问责泛化、简单化、“一刀切”导致基层干部在“不为”“退缩”“逃避”上做选择,从心理上难过“问责关”;有干活的权力、没“平事”的能力,导致有些基层干部宁愿不干“群众事”、不入“群众门”,从权责的对等上难过“能力关”;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和部分群众常年不在家的实际,“线上群众工作”取代了进村入户,“现实关”也考验着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这就要求上级领导机关要立足于基层具体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陈旧的、不适应的、未建立的制度机制改起、抓起,该新建的新建、该修正的修正、该完善的完善,着力在基层减负、经费保障、规范问责、权责对等、线上线下等事关群众工作的领域实现新突破,消除横亘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五道关口”,让联系服务群众的“道路”畅通无阻,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推动基层干部以“独具匠心”的极致追求听民声、聚民智、汇民意、解民忧,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发布人:12371网友aspdzjg 发布时间:2022-7-4 08:49 收藏 阅读人次:2476

初审:邱莫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