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闲置资源“破壳重生” 乡村旅游“枯木逢春”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紫薇镇 李岚鑫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紫薇镇河坎村位于紫薇镇东南部,海拔高度700~1000米,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距印江县城2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共有9个村民组,属二类脱贫村,2019年出列,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全村人均收入已达11500元。   

  今年以来,河坎村紧紧围绕以“支部领航、党员示范、盘活物资”为抓手,以“多方参与共收益、乡村旅游谋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以农助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思路,创新“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民变旅商”模式,充分发挥山水林田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作用,因村施策整合现有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农旅融合,辅之以休闲娱乐、农家体验,巩固乡村旅游发展,抢抓发展机遇,破解乡村振兴难题。

  依托优势促整合,难点变景点,引人进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突破点,积极推进“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一体化,采用“农户+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的模式,创新建立“农户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管理”新机制,总共流转土地80余亩,每亩300元,带动村66户脱贫户221人。企业在承包的石榴园里套种金丝皇菊、药菊,种植小型花海,扮靓乡村田野,打造秋赏菊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发展美丽经济,就近雇佣当地农户整土、栽种、除草、采摘,全年共支付12万的劳务费,带动当地村户2500余人次就业。

  借农兴旅促发展,田园变观园,诱人游村。吃透田园致富,推动农旅融合,以发展中药材菊花和金银花,在花朵绽放季节,形成观赏景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达到“药用+观赏”双重经济效应,构建“观光旅游+特色农业”的局面,今年因慕名金菊而进村观赏的人数有11000余人,就地形成农产品交易场所,以2元一斤的价格,售卖河坎村特色紫薯、红皮九号共计1.62吨,带动售卖紫薇特曲酒,纯利润达到25万左右。结合农耕主题,规划鱼塘、葡萄园、石榴田、菊花坡等,打造田园牧歌,开发农耕体验、亲子互动、农副产品制作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农旅产品,不断拓展“农庄游”“花季游”“采摘游”等新业态,打造“家庭农场+农事体验”的乡旅模式,今年新增2家农家乐,接待游客就餐的总营业额达到18万左右,打响特有天麻炖土鸡养生汤,打亮特色枸杞菊花美容茶等,推动传统农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变废为宝强带动,疤点变亮点,留人住村。通过宅基地改革,完善基础设施,修整村民楼外貌216户,整全村房屋由“乱”到“齐”,由“单一”到“整体”。村民自发在通组道、入户路上栽种绿植,规划房屋样,清理庭院灰,摆放台前花,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保持乡村资源的乡土性和原真性,将闲置、冷清、积灰了的空房屋打造成农家特色民宿,实现“乡村变景区”“农房变民宿”“院坝变花园”“厨房变餐厅”“农民变房东”的“五变”目标,致力打造“乡土风情+休闲度假”的格局,集生态旅游、休闲民宿、有机农场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全面构建紫薇康养福地。截至目前,河坎村共创建4家农家民宿,32个房间,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
发布人:所有的花花都是李花花 发布时间:2023-1-4 09:30 收藏 阅读人次:5531

初审:余路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